天复元年二月一日清晨时分,阳光洒落在南郑城中那座金碧辉煌的虔王府之上,仿佛给整座府邸披上了一层璀璨夺目的金色纱衣。就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一场盛大而庄重的竣工剪彩仪式正在虔王府前隆重举行。
人群之中,楚靖平和杜光义等一众兴元军的高级官员们纷纷现身。他们身着华丽的官服,神情严肃却又难掩喜悦之色。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物亲自出席此次仪式,无疑是向世人表明了他们对于虔王地位的尊崇以及对这座新府第落成的高度重视。
而作为主人家的李渐荣母子,则站在众人瞩目的焦点位置。看着眼前众多达官显贵前来捧场,李渐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满足感。她微微仰起头,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身旁的儿子虔王李禊也是一脸兴奋,挺直了胸膛,感受着这份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尊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个场面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们欢声笑语,共同见证着这座宏伟建筑的诞生。而李渐荣母子则在这片喜庆氛围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了全场当之无愧的主角。
就在这个时候,位于长安城中那如同囚徒一般的皇帝李晔,缓缓地迈出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迁移,这一次不仅意味着他将再次离开这座曾经承载着无数辉煌与荣耀的长安城,更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告别这片熟悉的土地。他的命运之轮已然开始急速转动,生命的沙漏也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另一边,野心勃勃的朱温迫不及待地上书朝廷,言辞恳切地表示:历经数次战火洗礼的长安城如今已是满目疮痍、破败不堪,城内人口锐减。反观洛阳城,在河南尹张全义的精心治理之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人口密集如织、街市热闹非凡,而且新建的皇宫宏伟壮丽、奢华无比。因此,朱温强烈恳请朝廷将都城迁至洛阳。
此时此刻的大唐朝廷早已名存实亡,自丞相往下,绝大多数大臣皆已沦为朱温的心腹爪牙。面对如此提议,他们自然不会有丝毫异议,纷纷附议赞成。至于那位可怜的皇帝李晔,竟无人去征询他的意见。就这样,李晔连同他的后妃们在汴州军的胁迫之下,身不由己地登上马车,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
那些胆敢站出来阻拦迁都的长安官员和军官们,无一例外都成为了朱温手下刀下冤魂,一时间血雨腥风弥漫整个长安城。
话说那迁都之事,自然有人赞成,亦有人反对。且说河东之地,晋王李克用便是极力反对之人。他深知一旦迁都,朱温必将挟持天子,从而号令天下诸侯,其野心昭然若揭。于是乎,李克用决意率领英勇善战的沙陀骑兵进京勤王,欲护佑天子周全。
然而,就在李克用整顿兵马之际,变故陡生。那接受了朱温重金贿赂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以及契丹新首领耶律阿保机,竟然联手率领足足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攻入河东北部。李克用眼见自家地盘危如累卵,无奈之下只得暂且放下勤王之念,全力以赴与来犯之敌展开一场生死鏖战。
与此同时,淮南方向亦是风云突变。吴王杨行密亲自统率五万大军勤王,浩浩荡荡向北挺进,目标直指宿州。可谁能料到,当他们踏入宿州地界之时,竟遭遇汴州军将领氐叔综与丁会所设下的两路埋伏。这两支汴州军共计七万之众,更是发射了大量威力惊人的火药球雷。只听得声声巨响,无数火药球雷在空中炸开,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淮南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
可怜那淮南军中的大将安仁义和田宣城,还未来得及施展身手,便已不幸葬身于爆炸之中。一时间,淮南军伤亡惨重,士卒们哭天喊地,四散奔逃。最终,这场原本信心满满的进军以惨败收场,杨行密在亲信侍卫的拼死护卫下方才得以逃脱,狼狈不堪地逃回寿州。经此一役,淮南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北上勤王。而那朱温,则得以继续在朝堂之上横行无忌,权势愈发煊赫。
楚靖平也反对皇帝被押往洛阳,当然他的反对只是在报纸上,《兴元日报》头版登出了社长楚银姬的文章,标题是《皇帝被囚洛阳,朝廷名存实亡》,痛斥了朱温篡位的野心和滥杀无辜的残暴。
朱温看到报纸,气得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