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在二堂谈话的郭从山一脸不屑地说:“不用猜都知道,他这次前来肯定还是老一套,不是要借粮就是要买粮。但是现在粮食都还在田里没收割呢,长安朝廷、李茂贞、杨守忠就全都派了人过来,把我们当成软柿子捏,又是利诱又是威胁的。不过幸好大人有先见之明,早就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要是真的要打起来,也可以直接将这些人伸出的狗爪子斩断!”
一旁的郭从海附和着说道:“是啊,这几个人里最让人生气的当属杨守忠了。就在几个月之前,他竟然敢出兵一万五千人来攻打我们南郑,结果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被我们杀了三千多人,还有两千多俘虏被押到矿上去服苦役。我看啊,那些俘虏到现在应该没剩下几个了吧?没想到他脸皮这么厚,居然还有脸派人来借粮,我们又凭什么借给他们呢?”
楚靖平道:“杨守忠就不用理他了,朝廷方面,杜让能丞相亲自来借粮三十万石,还是要给个面子的,他们给出的条件也很高,承认我这个等于是自封的府尹,还给封了个兴元节度使的官职,你们防御使和司马的职位也是实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郭从山眉头皱起,担忧地说道:“可是朝廷借粮,向来是有借无还,这三十万石数目太大了吧?我们这边十几万军民再加二十万难民,就是三十多万人口,每月消耗也是十分惊人啊!”
楚靖平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无妨,我们可以分批支付,每个月只给三万石,这样既满足了朝廷的需求,又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压力。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一旦其他军阀攻打我们,我们立即断供,并要求朝廷发文讨伐那些军阀。朝廷为了继续得到粮食,必然会发文支持我们。”
郭从山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大人真是高瞻远瞩!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还能借助朝廷的力量对抗其他军阀。”
楚靖平点头道:“正是如此。不过,此事还需谨慎处理,不能让朝廷察觉我们的意图。另外,我们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确保粮食的供应渠道畅通无阻。”
郭从山表示赞同:“大人所言极是。我会立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确保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两人相视一笑,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郭氏兄弟离开后,李振在护卫赵虎引导下走了进来,向楚靖平施礼道:“汴州长史李振,承蒙楚大帅接见!感激不尽!”
崔亮担任硝石矿总管后,赵虎就成楚靖平的护卫头目,赵虎是个难民孤儿,平时沉默寡言,但出手凶狠。
李振的兖州节度副使是虚职,根本没去上任,实职是汴州长史。李振是朱温手下三大谋士之一,他排第二,仅次于敬翔,高于谢瞳。他今年四十多岁,相貌英俊,三缕长须,像是仙风道骨的隐士。
楚靖平笑道:“李长史消息很灵通啊!这宣旨的使者还没走呢,我当上节度使的事,你就知道了,不愧是天下最大的节度使、东平王的手下,我这个小节度使跟东平王没法比啊!地盘不到他十分之一,你叫我大帅我承受不起,感觉更像是讥笑,你还是叫我楚府尹,我听了安心一些。”
李振连忙拱手说道:“大帅言重了,您如今已经贵为一方节帅,位高权重,如此谦逊实在难得,在下心中敬佩不已。”
楚靖平面带微笑,微微点头示意。他心里明白,李振这番话虽然有奉承之意,但也并非完全虚假。毕竟,他刚刚上任,根基尚浅,需要时间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而李振作为东平王的手下,前来拜见也是一种政治手段,表示对新节度使的尊重和认可。
楚靖平看着李振,目光锐利地问道:“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是否带来了东平王的口信或指示?”
李振恭敬地回答道:“大帅,东平王嘱咐末将转达他对您的祝贺,并表示愿意与您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他希望我们能够共同维护地方安宁,促进经济发展,顺便买些粮食。此外,东平王还特意送上一份薄礼,以表心意,请大人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