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化可以理解,就是增多的意思,那科学管理又是什么。
刘煜没有关注许家父子的疑惑,继续自顾自地说着。
“其次,就是外销的问题。”
“仅仅靠城父县一地,肯定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药品,所以要组织起一支商队打开市场。”
“废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当然不能免费做善事,我们要赚钱。没有利益驱使的事业,到最后都是扯淡!”
许耀想了想,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按刘煜的计划试试看吧。
他点点头道:“好吧,你们都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就随便你们折腾去吧!”
“但是老夫有一个疑问,刘煜你口口声声说乱世将临,可有什么谶语。”
谶语?
怎么古人都喜欢整这个玩意。
刘煜暗骂封建迷信真害人,他哪里知道什么谶语,只能挖空脑袋去想一些素材。
还好,他搜索一圈,总算掏出一些东西。
“伯父,建宁二年四月望日,陛下御温德殿,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下蟠于龙椅上。”
“陛下受到惊吓栽倒,左右随行急忙进宫抢救,百官全部奔跑躲避。片刻后,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砸坏房屋无数。”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死伤无数。”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还能打鸣。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种种异象表明,大汉已经到了多事之秋。”
听到这,许耀的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
这些异象民间也有传闻,他多少也听过一些,刘煜并没有弄虚作假。
而许褚早就目瞪口呆了,好像是在听神话。
刘煜见状暗自得意,他打算再加一把火。
“伯父,如果这些只能归为天灾,那侄儿接下来要说的可就是人祸了。”
“如今朝堂上官员腐败,陛下昏庸,任由奸臣当道,宦官弄权。甚至把大小官职明码标价,公开卖官鬻爵。”
“在边疆。西羌连年反叛,北方的鲜卑乌丸时常南下抢掠。边疆战事不断,国库早就打光了,官兵也是日趋疲惫。”
“在国内。现在又逢全国大旱,百姓颗粒无收。陛下不发粮拯救黎民,反而听信谗言继续加重赋税。”
“伯父,您觉得这样的陛下,这样的朝廷还能长久吗!”
咕嘟~ 许耀吞咽了一大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