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尔兵特,奥斯曼的民兵组织,战时才被召集起来。
此外还有大量的附庸军队,如:塞尔维亚黑甲步兵、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骑兵、匈牙利重装步兵、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摩尔达维亚的步兵和骑兵。
克里米亚骑兵、库尔德步兵、哥萨克、黎巴嫩、埃及......
(哥萨克是生活在乌克兰大平原的一群游牧民族,一部分被罗刹国雇佣,也有一部分被奥斯曼帝国雇佣)
可以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简直就是一锅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大杂混军队...
民族、语言、宗教几十种的一个国家。
小主,
陈兴显先前都想不通这样的一个国家,是怎么维持几百年没分裂的。
后来直到情报三处给他带来了奥斯曼帝国的详细情报,他才恍然大悟。
存在,即有其合理之处!
而在挨州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边疆地区,自然奥斯曼的近卫军部队很少。
奥斯曼的大量近卫军都部署在欧罗巴洲方向,那里是西班牙人和威尼斯人需要面对的方向。
而现在,中华就是要在挨州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
调动奥斯曼的军队前往这里,从而给其他各国联军创造机会。
因此只有中华军队拿下挨州,且调动奥斯曼的近卫军之后,其他各国才会如约发起进攻。
全军乃至全部盟国的目光,全都盯在了皇家第三警备镇的身上。
而作为第三镇的总兵,江水的全部目光,也都盯在了张立的身上。
张立面对的敌人,是驻守在此地的埃及行省下的一群蒂马尔领主。
蒂马尔领主制度,是奥斯曼帝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军事征兵制度,苏丹将领土分给这些蒂马尔领主。
蒂马尔领主听从苏丹的命令,召集军队出征,所需的军费、马匹、器械、粮草、饲料也全部由领主自己解决。
奥斯曼帝国一共有三万多个蒂马尔领主。
由几十个蒂马尔领主组成桑贾克,再由几十个桑贾克组成行省。
蒂马尔领主是一个军事贵族体系,他们不但要养军,还要向苏丹上交税赋。
当然这个领主也不是一直延续下去的,若是连续三年不达标,还是要被撤销头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