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全新的道路

陈兴显可不敢想那时候的样子。

前线将士返回的这一个月,陈兴显给他们放了大假。

一个月后,陈兴显开始召集众人开会,准备讨论接下来的相关事宜。

可这些休整了一个月的将领们,养得白白胖胖之后。

就开始纷纷嚷嚷着,上书要求陈兴显登基称帝。

陈兴显按照惯例,不允!

官员和将领们于是再次上书,陈兴显再次不允!

军中将领甚至开始给陈兴显写血书,报纸上也是纷纷呼吁陈兴显登基!

陈兴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众人所请!

宣布将于万历十二年九月初九日(1584年)登基,国号“中华”,建元“隆武”,定都宝南。

这一年陈兴显是周岁三十五、虚岁三十六、晃三十七、毛三十八、即三十九、快四十、要四十一、将四十五,转眼就是五十岁的人了。

中华历史上正统的平民皇帝只有六人。

汉高祖刘邦,四十八岁起兵,五十四岁称帝,用了七年的时间。

东汉光武帝刘秀,二十七岁起兵,三十岁称帝,只用了三年时间,但随后又用了十二年才平定天下。

蜀汉昭烈帝刘备,二十四岁起兵,六十岁称帝,用了整整三十六年的时间,最后却只做了两年的皇帝。

刘宋武帝刘裕,三十六岁起兵,五十七岁称帝,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

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起义军,四十岁称帝,用了十五年时间。

陈兴显这条筚路蓝缕的路程,从隆庆二年起兵到现在,也整整用了十七个年头才完成。

这里面最着名的平民皇帝,还要数刘邦和朱元璋。

刘邦采取的是分封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封。

朱元璋虽说也采用了分封制,但与刘邦相比,番王的权利有着许多的约束。

这也是平民皇帝必然遭遇的一个过程,没有门阀贵族和士绅阶级。

因为从底向上的革命,这群人都被杀光了!

平民皇帝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打下来的。

那为了自己后代皇位的稳固,就必然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利益共同体。

这群人可以贪!但基本不会反!

这就是刘邦和朱元璋,最初采用分封制的目的。

但事实都是打脸了,这些番王毫无例外,都给后世的君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而后世的君主在削藩的过程中,又徒耗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