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上旬,雨终于停了。

然而,南边水患,堤坝崩塌。

以江南三郡为首的江州水患最为严重,南水河堤坝被冲塌,首当其冲是正处于下游的江州府地界,几乎沦为一片泽国。

别说春耕,豪华如江州府,如今一片狼藉,何况别的县城村落。

雨停了,堤坝堵住了,水也退了。

可是洪灾过后的惨状触目惊心。

淤泥里家禽家畜以及人尸,没有被冲走了全都表露了出来。

骤冷的气温因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骤然上升。

江州城紧闭,灾民不准入城,没有吃的百姓该如何?

自然是淹死的家禽家畜用来糊口。

"别吃了,去水文县,那里中华楼开仓放粮。"

距离江州城最近的一个县,一个人匆匆跑来。

"还有坪田县……"

有希望,谁愿意等死。

就这样江州城外的灾民呼啦啦走了大半。

六大县城,有作为的县令在中华楼提出以工换粮的法子之后,开始集合全县之力,井井有条的开始了赈灾。

清理淤泥,收殓尸体,通渠排水。

没有作为的县令,自然如同江州城一般闭城门,不让灾民进来。

黄叶县县令则城外灾民众多,他却在府里开宴会,好不热闹,如同两个世界一般。

"胡大人,小人的娘在城外,还请大人放行。"

不是不放,而是钱不够。

在一个富商塞了足够多的银子之后,胡县令则开小门让人进来。

当然,胡县令也不傻,时间都是在深夜,尽量不惹人注意。

但总会有人发现,大家都是灾民,凭什么有人可以进有人不能进?

灾民动乱,混乱中有人死了,有人进了城。

赈灾银已经发下去了,虽然层层克扣,到各县城十不存一,但有作为的县令配合中华楼安排好灾民,这些赈灾银不多,可以重建简陋的房屋安置百姓。

但不作为的县城如何?

粥自然要施,清汤寡水的,剩余的钱自然是进了自己的口袋。

黄叶县就是这样,每日清汤粥,依旧不准灾民进城。

这些灾民能如何,每日排队领粥,死不了也就赖活着。

"咳咳咳……"

"你怎么了?"

"这两天怎么那么多人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