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博弈中,晁逸清又何其的无辜?”
一旁道长的声音落入公冶韶华的耳中,她眼前突然变的模糊,隐约中看到一个穿着嫁衣的女子跪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画面一转,公冶韶华与道长出现在一处尼姑庙中。
他们看到远处相谈的两名女子。
原来那文秀剃了头发,出了家,后半生将与青灯古佛相伴。
“公冶韶华,我不怪你。清王出生在皇家,这是他的命!躲不掉的。”
“我不会死,若我死了,世间便无人能记得清王了。清王要我活着,那我便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
“总有一日世人会知晓,清王他没有贪污,水坝崩塌并不是他的错!”
她语气悲痛,眼底却看不到任何的怨气。
她赶走了‘公冶韶华’,‘公冶韶华’眼神迷茫,神情愧疚的看着前方,走了几步后,最后扭头看了一眼文秀。
却见她身旁站着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和尚。
那和尚穿着白色的僧袍,虽是在黑夜之中,可面目却依然清晰可见,白净秀气,出尘脱俗。
大风将他的白色长袍吹起,白净的月光照在他身上,倒也带着几分仙气。
他眉宇之间带着出家人的内敛沉稳,他与‘公冶韶华’隔着一段距离,两人遥遥相望。
可是在‘公冶韶华’转身离开之际,她没有看到的是,那身后的和尚脸上出现似笑非笑的表情。
可这一幕却被公冶韶华与道长看的清清楚楚。
公冶韶华心头一跳,突然想起方才道长所说的,她见过那人!
刚刚那和尚脸上出现的邪意,是对着前世的自己笑吗?
她声音颤抖的说道,“那和尚便是你方才说的那个人吗?”
道长缓缓回道,“正是!”
“为何!”公冶韶华情绪激动的看向道长,“他不是和尚吗?”
和尚不都是出家为怀,普度众生的吗?
道长眼里的情绪波动,空旷的声音道,“或许是因为他活了太久了吧!”
公冶韶华疑惑的看着他,语气冰冷至极,“这与他偷拿别人的情丝有何关系?”
道长看着远处的那和尚,沙哑的嗓音响起,“他拥有不老不死不伤不灭之体,见证了世间百态,经历了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的变更。这世界出现了多久,他便活了多久。”
“他是和尚一脉的开山鼻祖,如今的佛经便是他所谱写。”
“世人称呼他为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