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家团圆

“那阿母您…”太史慈刚要说什么,就被淳于氏打断,好像知道太史慈要说什么一般:“我已嫁为他人妇,自当夫唱妇随,我儿前途远大,平日里来看看阿母便好,我们都是乡下人,别给你带来乱子。”

太史慈只得点头同意,这是多么纯朴的一家人啊,家里有人出息了想到的不是攀高枝获得什么利益,而是担心因为自己给人家带来麻烦,这种实在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返回县城,跟百官说明情况,太史慈便解散之前在各村召集的乡勇,带着五百骑兵领着这数万黄巾离开寻地安置,这是太史慈屯田都尉的本职工作,不需要跟其他人商量。

在剧县附近寻了一处无主之地,拦河筑坝、平整土地、建造房屋,为了效率,依然是那种集体宿舍式的房子,此时已经春暖花开,再慢一些就要错过农时了。

有了张宁这位张角后裔的帮助,这些黄巾非常配合,但太史慈也花费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才将总数五万多的流民在全北海十几个地方安置下来,剩下的就交给流民自己了。

……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火辣的太阳照的地上的植物都有些蔫蔫的,可炎热的天气依然阻止不了北海境内的百姓劳作。那一片片新长的庄稼地里,无数的百姓正在辛勤的工作着,裸露的后背晒得黝黑,豆大的汗珠不断划过脸颊、背脊和胳膊落进地里滋润着一方土地。

虽然辛苦,但每个人都很认真的除草、驱虫、施肥,好似乐在其中,对农人来讲,天地再大,唯庄稼不可辜负。毕竟比起居无定所生死不由自主的流民生涯,至少现在有屋住,有地种,已经是极好的了。虽然现在辛苦,但有地就有盼头,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华夏的老百姓,要求一直都是这么的简单。

一支风尘仆仆的骑队从官道上经过,数百骑士护卫着几辆马车,穿过连绵的田地走向远方的县城。走在最前面的那位男子身高体长猿臂蜂腰,虽然一脸疲惫之色但依旧难掩俊逸的气质。看其手拿的那把奇型长枪,枪头根部伸出两个小枝好像翅膀一般展翅欲飞,此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正是已经忙碌了几个月的太史慈。

看着两边田地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坐在马车中的淳于氏冲身边相陪的张宁说道:“一路上看着这一片繁荣景象,听说都是我儿之功,做娘的心里真的十分欣慰,我儿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儿做的已经远远超出我所认为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