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两村俱灭

与此同时,太史东村,围在外围的栅栏被砍倒,到处都是喊杀声,辛苦盖的房子被点燃,储存的粮食被抢走,男人拿着刀枪农具保护着自己的家眷,整个村子陷入了战火中。

经历了多次冲击的村子终于被攻破,无数头上裹着黄巾的匪徒在村里横冲直撞,此时的黄巾军已经不能称之为黄巾军,跟当年的黄巾军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成了打着黄巾旗号的贼寇,抢劫、杀人、强奸,无恶不作,整个村子宛如地狱一般。

太史洵武家是村里最大的宅院,自然受到重点关注,此时院子已被占领,所有物资都成了黄巾贼之物。太史洵武一身血污,正带着妻儿率领着村民且战且退,向主家方向逃跑。

淳于氏拿着一条陈旧的黄巾泪流满面,这是当年太平道渠帅卜巳送的,上次黄巾军入侵,因为有这条黄巾使得村子免遭屠戮。结果这次待再将黄巾拿出来时,却没了作用,房子依旧被烧,财物依旧被抢。

小主,

向西冲出村子,谁料却与一伙黄巾迎面撞上了,在女人的尖叫声中,混乱的人群被冲散,当前的男人被毫不留情的砍倒在地,女人在猥琐的大笑声中被抓了起来。无法,太史洵武拽着淳于氏,转头向南边跑去,穿过河上的堤坝进入淳于村的地界,可淳于村也同样被黄巾贼攻破了,正与太史东村的人一样四散逃命。

面对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黄巾贼,太史洵武能怎么办?除了逃跑别无他法,带着残存的村民跟淳于村的人汇合起来,继续向南跑去,直接躲入了南面的群山之中。这时,黄巾贼才停止了追击。

第二天一早,群山山坳中,残余的百姓疲惫的躺在地上休息,尽责的太史洵武忍着疲惫,强撑着站起来清点人数。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太史东村加淳于村一共一千多人的村民只剩下不到五百,很多熟悉的面孔都不见了,老人和孩子大多数都没跑出来,剩下的多是青壮。

招来淳于村的村长和几个有声望的人一起商量,鉴于外面兵荒马乱的太不太平,大伙一致同意继续向山里转移。随后,几百人被连拖带拽的向更深处走去。走了不知多远,众人翻过一座山脚,眼前豁然开朗,群山中一片宽阔平坦的山谷映入眼帘,一条小河贯穿其中自东向西流淌,乃是难得的世外桃源,见有如此好的地方,众人一致决定在此地安家。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片黄县东南部群山中的山谷,在现代叫做黄城阳村,四面环山适宜居住,纵横的沟壑和嵯峨的山势构成了一道抗敌御寇的天然屏障,乃是历朝历代躲避灾荒战乱的人的绝佳去处。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中共黄县县委驻地和抗日根据地大后方,被誉为“小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