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消失了三天,为免流言蜚语中伤她,周安安还特地在隔天送孙女上学时,在学堂门口把这事当八卦说给街坊邻居听。
大家自然相信周神婆的话,听后,一致认为秦文君肯定学问很好,不然精怪为什么不找别人,专门找她?
也有人认为小姑娘心地善良,胆子大,连小精怪都不怕。
经历一番舆论,秦文君在府城的名声不但没有受损,还隐隐得到读书人的认可。虽然她只是教小童三字经,没有展露很高的学问,但是古代的文人除了学问,更推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杨氏非常感激周安安,甚至把亡夫的遗物,一支通透碧绿的小笛子,当做谢礼送给了周安安。
“文君能安然无恙,都是多亏了神婆想得周全。当时我大张旗鼓地找,很多人都知道文君失踪了,这对女孩子来说是致命的,可是我没办法,越多人找才能越快找到文君。
其实我也想过了,如果文君回来被说闲话,那我就卖了这的房子,再回乡下买块田,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也能过下去。
万万没想到,神婆如此周全,不但找到文君,还让她有了一个好名声。我们都不知如何感谢你才好。
这笛子是亡夫生前最珍贵之物,希望神婆能收下。”
周安安接过笛子,通体青绿,光滑细腻,肯定价值不菲。
“这玉笛是亡夫家里长辈传下来的,不过他那一支到亡夫祖父辈早已落魄,只剩下这只笛子了。”
周安安见识了古代真正的玉做成的笛子,想来秦家当时也是显赫过的。
她把玉笛小心地递回给杨氏,并且说道:“家里没有懂音律的,这么好的笛子不要蒙尘了,可以留给秦先生。”
杨氏拒绝道:“神婆对秦家大恩,我们......”
周安安打断她,温和地握着她的手说道:“我没出什么力,当时再晚些时候,秦先生也会自己回家的,或许你也能收到她的消息。举手之劳,担不起这么贵重的谢礼。快拿回去,以后给秦先生当嫁妆。”
见周安安神色不假,杨氏也不好再推辞,只能厚着脸皮收回笛子。
周安安送走了杨氏,二儿媳妇李茹就端着一碗甜汤进来。
“娘,这是大嫂教我做的,芡实淮山甜汤,汤底是用骨头熬的,芡实是新鲜剥的。您试试看。”
周安安满怀欣慰地接过甜汤,尝了一口,温度适宜,甜度合口,芡实软糯。
“不错,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