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模式更有前瞻性。毕竟,现代社会的征税便是以这种模式。
羽善一知半解。
姜楠则是继续说道:“来一个大胆的猜测,假设书局每年拓印一千本书,其中八百本登记在册,收入书铺贩卖。另两百本流通至长安城各地的商贩手里。羽善,你说如何?”
羽善一下子听懂了,“那年底书铺纳税的时候,只用缴纳卖出的八百本盈利额就行!”
“是!”姜楠唇畔一勾,“我现在做的这个测试,是我也入了长安城私下贩书的营生里。我没有和那些人说过,拜过码头,便在里头分了一杯羹。羽善你说,接下去当会如何?”
“有人在暗处举报姑娘,然后给姑娘一个下马威。”
姜楠露出欣慰的表情,看着眼前十六岁的姑娘,见她抱着黑猫的眼神亮了又亮。
“羽善再说说,为何方才姜氏的郭管事来找我?”
羽善思索了一番,当即回答:“他想让姑娘继续卖书。”
“可他又没拿到钱,拿到钱的是姜氏书局分到的两成,且还是店面门口的日租,与他姜氏管事郭群无关,他为何这般上心特地来找我呢?”
羽善想了想,她很聪明,一点就通。
片刻后,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许多,“难不成,郭群也有在做这些私印的买卖?他是想拉姑娘入伙的?”
“是。所以我告诉他,我不会再做了,因为这是犯法的。”
姜楠将茶盏的盖子轻轻地叩上,继续说道:
“我查过魏国律法,私印一千册最多是被关押七天到一个月不等,且还能用银钱来赎。即使我钻了魏国律法的漏洞,印的是画本,而我也只印了九百九十八本。但他们多半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给对我使绊子的人面子,还是会对我小惩大诫。”
“我明白了,怪不得姑娘拿到钱了二话不说马上把钱散去。”
姜楠颔首回答:“毕竟算是不义之财,既然取之于民,便散之于民。就不便宜听人令的廷尉府了。”
……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