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洪魁接过公文从头到尾扫了一眼,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起来。
“大唐国政务院外交部致周国国府:鉴于目前周国国内之现状,以及周、唐两国旧事之故,此番周国国府向大唐国求援抵御戎、羌之敌,我大唐国首领及政务院提及以下出兵之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自渡过大河起,一应军事行动只受大唐国首领、总参谋部指挥,周国自上至下任何人不得干涉我大唐国军队之行动;我大唐国军队所有军事行动,会视情况向周国国府通报,如无通报,周国国府不得擅自打探。”
“二、鉴于周国国内目前之现状,此番抗戎援周之军事行动,大唐国不需周国提供任何财、物上的回报,亦不需周国承担任何后勤补给之责。但整个行动中擒获之敌以及缴获之物资,我大唐国有处置之权,以擒获之敌和缴获之物资补偿我大唐国参战之损失。”
“三、整个军事行动中,凡有周国之贵族、国府之官员、普通国人和奴隶等阻碍大唐国军事行动者,我大唐国之军队需按战时之法,实施惩处。对以上提及人群在地动发生之后,至戎、羌之敌侵扰周国期间发生劫掠、抢夺、杀人、放火、淫辱妇人之罪行者,一经有人举报或揭发者,我大唐国军队亦按照战事之法,实施处决。以上均不需向周国国府通报。”
“四、周国国府需提前征募足量青壮。大唐国军队每清理完一片区域,需周国之青壮迅速进入维持当地之治安秩序,亦是防止戎、羌之敌反扑之需要。我大唐国已经备足二百余人之队伍,届时可派往各处,协助指导周国各处青壮维持治安秩序之工作。”
“五、周国国府需将周国国内之现存军队全部集结、整编,加强思想教育、鼓舞士气。大唐国之军事行动凡有需周国军队配合之处,周国军队需听从调遣。如有所需且有不配合之处,将以大唐国之战时军法处罚。另,我大唐国军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军纪,请周国国府提前向周国军队讲解,凡我大唐国军队抗戎援周期间发现周国军队违反军纪者,我大唐国军队有权对周国违反军纪者实施处决。周国军队之后勤、补给亦需自行解决。”
“六、周国国府之政、军官员,尽量集结一处,以备抗戎援周期间,大唐国军队对周国域内之情形进行垂询。”
“七、鉴于周、唐两国两年半以前的军事冲突,此番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渡过大河之前,周国之魁首、现任西伯侯姬诵需渡过大河,驻跸于大唐国风陵渡驻军军营。待一应抗戎援周军事行动完成、待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顺利撤回大唐国域内,西伯侯姬诵可择期归国。”
“以上条件,望周国国府慎重考虑、尽快答复。自该文书提交至周国国府之日起,三日内若未收到周国国府之答复,我大唐国之军队将撤回驻地,且拒绝再提供任何援助。自收到贵国国府正式答复公文之日起,五日内我大唐国四个团之兵力会陆续渡过大河,开始抗戎援周之行动。”
“辅相,就这些!”洪魁念罢,将手上的几页文件重新整理好顺序,又递还给了姬旦。
“呃……”姬旦听着洪魁的话,正在沉思之际,被洪魁突然这一嗓子惊醒,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洪部长,听你这官职名——外交部部长,应当是专事大唐国与其他诸侯国和方国沟通交往的官员。以你自己之感觉,贵国姜首领和政务院提出的这些条件,是不是有些……”姬旦回过神来,又低头沉思了片刻,终于抬头朝洪魁望了过来。
“有些过分了?”洪魁相都没想地便朝姬旦回了句。
“是……”姬旦有些悻悻地说道。
“你看,我就说过分吧。不光是你觉得过分,我接到这份公文的初稿的时候,我也觉得过分,为此我还和我们首领以及黑院长争辩了许久。后来争辩了两日,终于删掉了十三条,才留下了这七条。那,要不,我拿回去和他们再争辩几日,争取再删个一条两条的?不过我可不保准啊,这七条可是我已经极力力争之后的结果,想来再想删,恐怕有些难度。”洪魁一副找着了知己的模样,上前握着姬旦的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