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再无下西洋

永乐九年十月三十,早朝。

内官监太监郑和申请第四次下西洋,遭到全体百官反对。

新任户部尚书周文以户部没钱为由,站出来第一个反对继续下西洋。不过周文说的也是实话,此时的户部确实没钱,这场席卷全国的天灾又加上先皇驾崩几乎掏空了大明的钱袋。

翰林院侍讲周述认为下西洋完全是一件劳民伤财的毫无意义的事,当廷抨击郑和是在浪费大明的银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郑和申明自己下西洋是为大明开扩海外航路,发展与海外各国的海上贸易,将大明的各种先进技术传播到海外,扩大了大明在海外的影响力。

“你所说这些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我大明地大物博,什么东西没有?还需要你一个太监去和他们做贸易?”户部尚书周文也认为郑和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浪费朝廷的银子,而没有一丝实际意义。

……

一时间朝堂之上针对郑和下西洋的事议论得沸沸扬扬,郑和一时成了所有人攻击的对象,而在这偌大的朝堂上再也没有一个为郑和说话的人。

朱高煦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顺水推舟罢免了郑和的内官监太监职务。

孤身一人的郑和抬头望向朱高煦,然后缓缓跪下,对朱高煦磕了一个头。

“皇上,让我去为先皇守陵吧!”

“朕念你侍候先皇数十载,君臣情深,既然你有此心,那你就去长陵吧!”

郑和磕头谢恩,起身在所有大臣嘲讽的眼神中走出了奉天殿。

走出大殿,郑和的眼泪还是流了出来,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过去了,他的理想也自此终结了。

停掉下西洋的这项活动以后,朝臣们又开始对当年朱棣要迁都北京一事下手了。

从顺天府巡视完回来的工部右侍郎罗亨信,给朱高煦汇报了北京城的建造进度。

朱高煦问:“工程还需多久?”

罗亨信回答:“十年?”

朱高煦一听还要那么久,不知还要花多少钱,顿时心里就冒出了停建北京城的想法。

虽然朱高煦在北平长大,但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