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李标上呈了数月以来在山东官场整顿的工作汇报,并拟定了一份新的山东官员名单。
早在温体仁上任吏部后,朱由校就让吏部罗列了一份上千人的名单,包括从万历年间到天启七年的大批进士、举人,还有一些在民间颇有才气的名仕。
李标之前带着的五十多人就是从这份名单上挑选出来的。自去年十月末至今已经在任上工作了小半年,就等着吏部正式任命的文书了。
朱由校看完李标呈上来的名单,随手放在桌案上,问道:“李爱卿,在山东施政过程中可遇到难处?”
李标拱手,打了个官腔:“回皇上,有赖上下官员鼎力支持,目前在山东的各项政务推行尚算顺利。”
朱由校抬眼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
“汝立啊(李标字),都察院那些人对朕说,李标为官清正耿直,顾大局明是非,敢于直言。怎么今天在朕面前,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却遮掩扭捏起来了呢?”
“臣愚钝,请皇上明言。”
李标有些摸不着头脑。
朱由校问:“爱卿对于目前大明的局势有何看法?”
李标直言道:“回皇上,我大明党争严重,国朝积弊,军备废弛,天灾频发,民生多艰,乱象丛生!只怕……”
朱由校迅速接过话头:“只怕亡国之日不远矣!”
后面这话李标不敢说,连忙低下头去:“皇上慎言。”
朱由摇摇头,道:“朕从未怀疑爱卿的施政才能,但是,如今的大明正逢乱世,而乱世当用重典,如果再像爱卿一样使用温和的手段去治理,只怕大明等不到成效出现的那一天了。”
“朕知道,一剂猛药有可能会使整个大明顷刻坍塌,所以朕派你去山东,就是希望你可以先试一试这剂猛药是否行得通,是否会有效果,爱卿可明白?”
“臣明白,请皇上放心。”
朱由校点点头:“你这份名单朕准了,回山东去吧,做你该做的事。”
李标闻言忙伏倒在地:“臣绝不负皇上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