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革故图新有待然

说话的是风鸣,

“这文昌阁今日巡查了两次,方才还让六郎上下看了,只是不知先生怎么会在这里现身!”

“一日也算三查,就没发现这文昌阁乃是在原址台基之上复建的?没有发现碑亭与文昌阁之间相接部分内外尺寸有异样?你们巡查时候没发觉为何文昌星君的画像不在北墙,却在东墙上?”

公良参军继续说道,

“咱们日后为官,无论文武歧途,都要仔细想想今日之事,想明白什么是知微见着,什么是抽丝剥茧,什么是举一反三,什么是触类旁通!”

众人皆拱手颔首致礼,

“不过,你们也让我侥幸赢了承公一局!”

说到此处,他不禁莞尔,众人当然是摸不着头脑,边听他继续说道,

“余与承公打赌,余赌你们已经将此事中的奥妙看透了,而承公以为你们至少还需要几日,如此看来我是难得赢了一次!”

众人反而心情更沉重了,背后议论上官,还看破其中私密,这岂是做好之事!

“莫要这般可怜面孔,你们若是终究看不透,才枉费承公对你们的期待!”

公良参军看着眼前一众青年,不禁有些惆怅,

“你们所料大致如此,若不是你们一腔热血的出手,如今局面唯一不同的便是承公一力掌握局面,也不必要还许多人情了!可也就是你们每个人都做到了尽心尽力,做到了不屈不挠,反而比我们原来的筹画更让承公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随着公良先生起身,边说话边往文昌阁上去,

“若总是我们这些人的谋画来照本宣科,岂不是这世间少了许多生动?而你们率性而发才是让人看到了欣欣向荣气象!”

来到文昌星君画像前,公良参军示意芦颂取下,在墙上轻叩几下,众人才明白,这画像后面乃是虚墙,随着虚墙两边划开,那面是舟云候着,从这里出去便可拾阶而下,下了二层楼,面前还是虚墙,在划开乃是兆薄在外面,众人鱼贯而出竟然是碑亭的御碑之后,因为硕大御碑前面遮挡,若是从碑亭外面来看,根本察觉不到后面还有这么许多人,更不会有人跑到这里来检查一番。

“你们以为承公为何舍近求远来到太丘县?营丘大判去府衙名义上是明发昨日案情往京城,实则就是等着承公到任文书来,若是营丘大判不能及时用印签收,咱们今日就是功败垂成。而正因为咱们离得远,才让栾大判有了错觉,认为咱们是怕了他,所以避其锋芒,他这才敢率领大半属官前来。”

示意其余人在楼下候着,公良参军带着雷厉、芦颂、风鸣、宗淑、营丘檩、莱观六人又返回文昌阁上,有些话要对有用的人说。

“至于给他通风报信之人一脚迈进太丘县就被由县尉拿下了,而营丘大判则是轻车简从急速而来,至于霄都监如何不知道他麾下有栾大判的内应,因此他一路上山边将人手分成四路,自率亲信人马看守太晖观,然后按着紫芝真人指引,走了那条地下通道,潜行回来。”

公良参军用手指了指县学之外的道路远处,

“你们看源、智二位将军也回来了!”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看车马嚣嚣,旗帜猎猎,依稀可辨的不止源、智旗号,更有许多旗号,当头的乃是教阅厢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武官之中还有青绿文官也骑乘而来,只怕是应天府文武官员基本到齐了,至于丹南其余城监军砦,公良参军已经遣人通知各急脚递分头通报,不必衙参,待经司幕府整备后自有安排,否则丹南路一府、四监、七军、三十六县的正印官、佐贰官都上来,没个十天半个月也招呼不完。

眼看着如此雄壮兵马过来,那些还在街面上与天使扈从禁军对峙的本地兵马本来已经因为主官们没了消息要么彷徨不安,要么色厉内荏,此时皆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起来,也是让县学之内诸人松了一口气。

县学门廊下的霄都监也有了底气,这才命手下将几个跟着栾大判率兵而来的各军寨军头出来,让他们监督各自兵马。这些军头眼看着街那边十余个武将领着骑兵已经奔驰而来,更是没了任何嚣张跋扈的本事,都是低眉顺眼的听从霄都监安排。

文昌阁上诸人眼见得本地驻泊禁军及镇军都是这般模样,不禁摇头。若是大肇兵马都是这个素质,哪里挡得住东虏南下大军啊!

公良参军倒是不以为意,转身对几个青年俊杰说道,

“诸位,昨日可当做武试,今日便当做文试,方才则是心试,三试之下,诸君果然乃同侪之中佼佼者,自今日起承公幕府还要有劳诸位了!”

六人躬身致礼,口称不敢,无论如何这都是让大家欣喜的事情,毕竟靠着自身才学而能跻身如此格局,内心不再是惶恐不安,而是充满了昂扬斗志和奋效决心。

“先生,学生敢不竭诚效力,以报惟公惓惓之意。”

“诸君!”

公良参军也合手答拜,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