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什么?”
智全宝等修行人最讲究清明净醒,如何能让自己的皮肤被花绣污染,因此对于纹绣实在外行。
“只是,这等熟手作如此花臂,本该一气呵成,怎么还分成两次来做,而其三人同一位置,也就是上臂外面都绣的是凤穿牡丹,只是牡丹这漫彩有些溢透了,团成一片,堪称败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三哥,若是此乃是故意为之呢?”
这话听得元三儿一怔。
“这么说到在理,”
元三儿又细细看了一遍,
“你看这三条花臂,都是几乎一个模子出来的凤穿牡丹图样,且都是凤尾满缠到下臂,收尾也圆满,并无半点犹豫或者整理,唯有这用靛蓝染得牡丹有些失了章法,确实有些刻意为之。”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师兄,和你一起来的可有厢军,给咱叫过来一个。”
看着智全宝眼色,元三儿高喊,
“奎九儿!”
转瞬,那躲在一旁打盹的奎九儿屁颠儿屁颠儿的跑了过来。
“小的在。”
“奎九儿,这位郎君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智全宝吩咐道。
对于智全宝的话,就是奎九儿的圣旨。
“九儿哥,你身上可有刺字。”
“当不得郎君称呼,折煞小人,叫咱奎九儿,或者小九儿就行,”边说着话,就捋开了右边袖子,手腕往上便有青色刺字,十余个字,长约五寸,写着的乃是‘应天府教阅左厢,健勇擢用’。
果然,三郎见众人看过,便让奎九儿退下了。
“天下健儿参军,只有大肇须刺字”
三郎继续说道。
“六师兄可刺字?”
智全宝摇了摇头,
“咱不是自己投军,乃是奉师命应邀助军,虽只是厢军都头,但是有武举选人资格,中了武举便是官身而领军事,便是咱们道门师兄弟皆是如此,岂能刺字?”
“不错,咱们今后即便从容,也是正经走选人科举,但是天下诸多健儿若从军岂能少得了刺字?”
“难道说这三人乃是军人?”
风鸣问道。
三郎点头继续说。
“大肇军制,世系禁军刺手背,应募禁军刺耳后,发配充军黥面,刑徒应征黥额,厢军刺上外臂,义勇刺上内臂,不一而足。唯一一处,因为地处边疆,与群虏混居,因此刺上臂。”
三郎顿了顿,
“两位师兄,只怕这几个死的都是咱们京兆府西昆仑的乡党,因为唯有西昆仑弓箭社义勇刺上臂,还是团花刺成,乃是‘京兆义勇弓手,忠粹实用’几个字。”
三郎祖籍京兆,又都在西昆仑学艺,这才辨认出来。
“这么说,这几人乃是逃兵,而且有人专门为他们隐藏行迹,消除隐患?”
“几个贼人也就罢了,若是逃兵,”
三郎顿了顿,
“父亲说过,兵贼兵贼,兵若成了贼,那贼就能成兵啊!”
几人心下一凛。
宗放这话很有意思,也很直白,若是贼人聚在一起,终究是贼,一盘散沙罢了。可是兵却不同,若是兵落了草,三人为伍,便能百人为众,就可以千人成军,乃是揭竿造反的征兆。因为军队不是民间,即便是看似散漫的厢军,也是尊卑有序,上下听命,唯军头将种马首是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