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半生坎坷,朕才得以建立大隋!

如果宇文阐要怪的话,那就怪他为什么生在了宇文家。

至于是否会担心谋朝篡位之事。

杨坚他坚信自己只要能够开创出的王朝足够强盛,百姓过的日子足够安宁,就不会有人去在意这些。

那李世民得位,朱棣得位,赵匡胤得位之举难道就很光彩么?

可天幕上的内容,仍然给了他们千古一帝和圣君的评价。

而且自己所开创的隋朝,虽不能说有多好,但最起码比那北周要好上许多。

原本在杨广的内容出现之前,杨坚他是有信心能够成为明君,甚至是圣君的。

可如今杨广这个败家子的内容一出现,杨坚内心就没有这个信心了。

…………

北宋

“隋文帝杨坚他当初不该杀那小皇帝,就算是留其性命又如何。”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这天下人谁会认他,留下又能如何。”

“当年曹丕谋朝篡位没有杀汉献帝刘协 ,朕在接受禅让后也没有杀柴宗训,选择让其安安稳稳过日子去了。”

“那北周得人心程度远远不如汉朝 何必将事情做到这种地步。”

对于杨坚各谋朝篡位之举,赵匡胤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毕竟这王位之事,又岂是对与不对所能够说清楚的。

在赵匡胤看来,杨坚所做最错误的事情就是杀了那北周小皇帝宇文阐。

明明可以留对方一条性命,但杨坚还是选择了以绝后患。

自知欺负孤儿寡母的天下不光明的赵匡胤,就特意没有对柴宗训等孤儿寡母动手,而且还特意用尽可能的东西帮助了他们。

他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给自己落得一个好名声。

而且赵匡胤他也不畏惧柴宗训等人,这些人在其看来是无法成就气候的。

至于是害怕民众起义想要反隋复周???这更加像是一个无稽之谈了。

当初的曹丕在登基之时都没有杀汉献帝刘协,他也没有担心汉室百姓死灰复燃。

如今这只是区区一个北周而已,那杨坚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地方。

虽然这事并没有那么要紧,但也算是杨坚身上一个无法清洗掉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