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议声中,朱由榔抬手示意众将安静,他的目光坚定,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朕意已决,无需再议。朕身为大明之主,自当身先士卒,为国为民。此计虽险,然亦为破敌之良策。”
随后,他继续说道:“若能以此诱敌,保我大明江山,朕虽万死不辞。况有诸位将军共同扶持,定会无惊无险。”
朱由榔这样说并不是毫无依仗。
这个时代,贫苦百姓身体素质极差,但作为桂王世子的他,从小就不缺营养,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而他这具躯体更是自小学习君子六艺,骑射一道也颇有建树。
所以,他才敢力排众议,前往诱敌。况且,退一万步说,就算自己真的有什么意外,不外乎重新打工就是了。
众将见朱由榔如此坚决,心中虽有忧虑,却也生出一股豪情,纷纷表态愿随朱由榔共赴国难。
白文选更是挺身而出,表示愿为朱由榔分忧,承担起诱敌的重任:“陛下既已决意,臣愿为陛下前驱,共谋此计。”
朱由榔微微颔首,对白文选的勇气与忠诚表示赞赏,随即又对众将说道:“朕知诸位将军皆忠心耿耿,此战关乎大明存亡,朕与诸位将军同心协力,定能破敌制胜。”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力!”一时间,士气大振。
随后,朱由榔与众将商议细节。
他们决定由白文选假装护送朱由榔匆匆离开安龙,不小心撞到孙可望大军,佯装败退,引诱孙可望的追兵深入埋伏。而李定国则在安龙城中坐镇,待敌军深入后再亲率大军出击。靳统武、马吉翔、李昂由三面出击,迫使孙可望伏兵尽出,最后再由龙骧营内外夹击,一举歼灭敌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商议已定,众将各自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朱由榔将李定国留下,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深意:“王兄,朕深知你与孙可望昔日情谊深厚,然而今日,国家内忧外患,孙贼不思图报,却觊觎皇位,其野心勃勃,目光短浅,昭然若揭。朕虽不敢自诩圣明,但确是一面凝聚天下大义的旗帜。这面旗帜,无论是在孙贼手中,还是在王兄手中,都应为国家而举。”
李定国闻言,神色一凛,连忙跪倒于地,声音中满是诚恳与坚定:“陛下,臣之心,唯忠于朝廷,绝无二心。今日之计,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誓死扞卫大明江山。”
朱由榔原本无意对李定国施以苛责,毕竟他不远千里赶来救援,忠诚之心昭然若揭。
然而,皇后的一席话令他顿悟:“为君者,若唯施恩而无威,臣下必生骄慢;若唯严而不知宽,臣下必怀怨。帝王之道,刚柔相济,恩威并用。此一张一弛之间,乃君臣和睦之理也。”
虽然他心里别扭,却也认为皇后的说法有道理,不得不这样做。
朱由榔急步向前,亲手扶起跪地的李定国,语气温和而诚恳:“王兄,何必如此?朕深知王兄忠心耿耿。朕所忧者,非王兄之忠,乃王兄之慈也。万一于两军对垒之际,兄心生怜悯,恐令孙可望有机可乘。”
李定国闻言,心中既感欣慰又生愧意。欣慰的是,皇帝仍旧对他信任有加;愧意则源于自己对孙可望的兄弟情谊,实不愿将其置于绝境。
忠义之间,难以抉择。
若非皇帝及时提醒,他恐怕真会在即将到来的战场上铸成大错,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朱由榔的这番话,不仅化解了李定国心中的矛盾,更坚定了他为国尽忠的决心。
夜幕降临,李定国独自站在营帐外,仰望着那无尽的夜空,点点繁星闪烁,似在默默注视着世间的一切。他思绪万千,回想起曾经与孙可望一同征战的岁月,那些豪情壮志与生死与共的过往,如今却都已变了模样。他长叹一口气,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他都要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战,哪怕前路艰难险阻。
安龙城内的朱由榔也没有入睡,他同样在思考着当前的局势。他深知李定国的为难之处,但他也明白,在这关键时刻,必须要有所取舍。他相信李定国最终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带领着将士们为大明的未来而拼搏。
而在远方的孙可望,此时也在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他全然不知李定国内心的挣扎,一心只想着实现自己的野心。
黑暗中,三方势力都在默默蓄力,等待着黎明到来后的那场决定性的较量。
风悄然吹过,带来一丝未知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将会无比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