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次日正月十六大朝会,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藩院上奏,安南王之孙陈天平,要求朝见新皇,请求天朝发兵,讨伐弑君自立的权奸黎季犁。
越南北部多山,高度由西向东递减,是中南半岛的屋脊,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北部的红河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平原是两个大粮仓。
此时的越南,分为两个国家,北部的是安南,南部的是占城。
朱允熥早就想将越南收入版图了,只是一时腾不出手来。
他环视众大臣一遍,目光落在李景隆脸上,"曹国公以为如何?"
李景隆洪武时期就供职于五军都督府,掌管左军都督府,跟随冯胜、傅友德等名将北伐,在陕西练兵时,也干得不赖,深受朱元璋喜爱,一度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如今蓝玉老病缠身,李景隆很想刷军功,成为武勋的第三代带头大哥。
李景隆大声说道:"陛下,安南王是太祖高皇帝亲自册封的,黎季犁敢弑君,就是在明目张胆地蔑视天朝。
如果朝廷坐视不理,过不了几年,他就敢打南掌、真腊的主意,最后说不定还会想着称王称霸。
臣愿领三万精兵,前往安南,将其擒获,押解到南京来,好叫四海万邦知道我大明的厉害!"
李景隆说得慷慨激昂,但是朝中的大臣大都不以为然。
一将功成万古功,打仗是件很容易的事吗?要调动多少士兵、粮草?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又将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从开国到现在,近四十年时间,大大小小的仗就没停过。
吏部尚书骞义拱手说道:"陛下,曹国公所言,臣不赞成。新朝方立,还是慎动兵戈休养生息的好。"
朱允熥微微颔首,看向兵部尚书茹瑺,问道:“卿怎么看?”
茹瑺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微臣赞同骞尚书的看法。安南虽是弹丸小国,但其地形复杂,气候炎热,我军若贸然出征,恐怕难以适应。此外,安南内部局势不明,我们对胡季犁的实力也知之甚少。若仅凭陈天平一面之词便出兵相助,恐有不妥。”
朱允熥沉默片刻,开口道:“言之有理。那依爱卿之见,应当如何应对?”
茹瑺答道:“陛下,不如先派使臣前往安南,调查实情。同时,命云南、广西等地加强边防,以防安南生变。待情况明朗后,再做决断。”
朱允熥又看向夏元吉:"卿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夏元吉站出来说道:“臣的看法,和骞尚书、茹尚书相似,能不出兵,尽量不要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