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嬴政狡猾,唯有公子扶苏敢于直言进谏,却被嬴政迷惑!”“悲哉!”
“扶苏公子是我儒家复兴的希望,如今却被嬴政一步步拉离君子之道……”淳于越咬牙切齿,一边念叨一边飞快书写。一口气写了三十多封信,直到手腕酸痛,他才停下笔来。“管家!”
一位老者快步走进:“属下在此。”
淳于越指着案几上的竹简,像大将军一样豪迈地挥手:“把这些信件散发出去。”尽管只是竹简,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们犹如锋利的刀剑。淳于越和众多博士都是博学的大儒,门生、旧友和仰慕者众多。
在他们的合力传播下,不用多久,全天下儒生都将对嬴政口诛笔伐。能成为儒生,至少意味着他们有一定的家资。
儒家士子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能够影响家中的佃农,以及地方官员和商人,甚至不少儒生本身就是官僚阶层。当全天下儒生联手对付一人时,即使是秦始皇嬴政也无法轻忽!管家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竹简,为下一个不幸者默哀,然后连忙拱手行礼。
“遵命!”
管家抱着竹简离去后,淳于越冷哼一声:“你这小人!”
“我要看看,你躲在家里,如何抵挡住天下悠悠众口的谴责!”淳于越企图利用全社会的舆论压力迫使嬴政认罪。他甚至想要用舆论逼迫秦始皇清理朝廷内部!但在舆论方面,又有谁能超越后世的评价呢?
淳于越的信件需要等到第二天驿站开门才能寄出,然而嬴政的反击已经悄然而至。将军楼内,
一个瘦削的年轻人一口喝干杯中酒,接着用力将酒杯摔在桌面上。
“砰!”
旁边的朋友急忙抓住他的手腕:“云兄,你在做什么?”“这里是武成侯府的将军楼,你想在这里 吗?”“你不要命了吗?”
云翳挣脱朋友的手,怒声道:“我不是要 ,我只是心中愤慨!”说着,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大声悲呼。
“当年周天子率军伐纣,分封诸侯以奖赏功臣。”
“而现在呢?”
“有多少将士为陛下出生入死?”“有多少文臣为陛下竭尽全力?”
舞台已铺就,就请各位大儒自寻死路吧!
“除了武成侯和通武侯,还有谁真正拥有封地?”
“公子们难道不应享有封地吗?”
云翳拍着桌子,痛心疾首地说:“陛下为何不效仿周天子?”“陛下,这是不公平的啊!”
听到这话,附近一名佩戴蓝田玉腰带的儒生热血沸腾,拍案而起。“这位壮士说得对!”“陛下确实应学习周朝。”“恢复周礼,推行分封,才是正道!”云翳激动地看着那位儒生:“你也这样认为?”儒生慷慨激昂地说:“孔子说,克制自我以遵循礼义即为仁。”“作为君主,应约束自己,恢复周礼,这才是担当的君主!”“我是孙航,与壮士的见解不谋而合!”云翳大喜:“能结识孙兄,真是我的荣幸!”“像我们这样敢于直言的人太少了!”
“我们要让更多人明白治国之道,什么是真正的君道!”“唤醒天下,唤醒陛下,这是我们儒生的责任!”孙航深感共鸣。恢复周礼是当代儒生的最大愿望。
而分封制度则是实现全面恢复周礼的第一步,不可或缺的路径,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
再加上秦朝当前并未制定针对言论的严酷法律,除了有意触犯王权和官僚,言论并不构成罪名。
有了动力、目标,又无实际威胁,孙航昂首道:“壮士此言,极为明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我们沉默,真理必将被歪曲所遮蔽。”
第五十
云翳爽朗地笑道:“兄台,是否愿意一同前行?”孙航欣然点头道:“自然同行!”“等我拿到祭品,与壮士一道唤醒世人的觉悟吧!”云翳毫不犹豫地抛开所谓的旧识,与孙航一起离开将军楼。与此同时,咸阳城各处涌现出了众多像云翳一样的人物。每当他们遇见儒生装扮的人,都会起身激昂陈词,甚至邀请儒生一起参与他们的“唤醒”行动。
短短两时辰,已有数千名儒生聚集起来,他们在街头巷尾寻找志同道合者,更有那些性格张扬或充满热情者,直接捧着祭品,在街上大声朗诵先贤的教诲。“主人!”
管家疾步入书房,打断了淳于越正在书写的信函。淳于越不满地瞥了一眼管家:“何事?”
管家低声禀报道:“府门外聚集了五百多位儒生,希望能面见博士。”淳于越目光一亮:“他们是为了那个被冤枉的术士而来吗?”
管家摇头,带着一丝异色说道:“他们声称是为了向陛下进谏恢复分封制,唤醒世人的良知。”淳于越微微惊讶。
事情不对劲,早上才刚死了三百多名术士,哦不,应该是儒生……他们的尸骨还未腐烂呢!这些晚辈儒生竟完全忽视了东市外的惨状,转而为分封制振臂高呼?真是让人感到诧异。
然而,淳于越最终还是放下笔,走出书房。“毕竟这是后辈们的热血冲动,作为博士,我不能袖手旁观。”由于府邸狭小,淳于越并未将儒生引入府内,而是站在门口,温和地问道:“你们来访有何事?”
孙航慷慨陈词:“淳于博士,我们是来劝说陛下恢复分封制度……”“我们力量微薄,只能唤醒世人的觉醒。”“但要实现分封,必须得到陛下的同意。”
“淳于博士身为大秦博士,我们希望您能出手相助。”“请您劝谏陛下,恢复周礼,分封诸侯!”孙航身后,一众儒生热切地拱手。“我们恳请淳于博士鼎力相助!”
淳于越眉头微蹙:“但此事陛下去年已决断。”“再行进谏,只会让陛下不悦,于事无补。”
孙航上前一步,朗声道:“《左传》有言,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陛下如有误,我们效仿士季劝说晋灵公,请求陛下改正错误,而非放任自流。”“如此避而不谈,怎能对得起圣人的教诲?”
望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和激动的眼神,淳于越内心震动。这就是儒家的未来啊!
如果儒家后辈都能如此坚定,儒家还有什么未来忧虑的?淳于越也热血沸腾,激昂地回应:“诸位言辞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