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宽容,没有他,也许就没有自己立足的机会。忍耐是可以的,但如果再有这样的可能,自己定要削弱他的势力。

他看着那些东西,心中仍有不确定的揣测。

王翦感慨道:“我真服了,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能保持如此冷静,该谨慎的时候你却异常严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他一直以来最大的疑惑,他曾觉得他们之间似乎存在沟通的障碍。

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他的思维方式确实与众不同。

赢政则说:“该冷静的时候不冷静,那是因为背后必然隐藏着你未察觉的危机。”他们或许没发现,但他并非如此。因此,他表现出严肃与冷峻,正是针对这类隐秘问题。

诸葛亮笑道:“相较于秦王,我的策略恐怕略逊一筹。”

赢政摇头道:“最终还得靠你们。”单打独斗在江湖中总是艰难,没有基本的盟友,结局往往悲惨。因为一个人面对困境时,需要同伴的庇护,这并不意味着失去尊严,而是无兄弟相伴确实会倍感孤寂。

诸葛亮接着说:“那么,大王除了把你关起来,还做了些什么?”既然已经被关押,说明大王的意图已经明显。

差点被囚禁的计划

原本赢政应该会在皇宫召见他,解释这次乌龙事件,虽然表面上是误会,但他们的真实意图是针对赢政。尽管解释后赢政可能仍不相信,他们还是会尽力做得完美。赢政说道:“他还是让我过去吃饭,但我没吃,谁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陷阱等着我。”他的心思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上次被陷害后,他绝不会再掉以轻心。

况且,他对那次下药已有所察觉,不可能再忍受第二次,这次必有阴谋。诸葛亮问道:“大王在吃饭时,除了解释,就没有其他念头了吗?”这不太可能吧。

突然被邀请去某个地方,却不说关键事,对自己来说是疑点,对大王而言则是掩饰手段。赢政并非愚笨之人,不会如此单纯。他说:“我去了之后,直接表达不满,并揭穿他们的行动,估计他们连找借口的机会都没有了吧。”

有时他的话语会让人无法反驳,面对大王,他们甚至找不到利用的机会。诸葛亮说:“但如果大王更聪明,说不定还会再次邀请你。”为了掩盖之前的错误,赢政不会轻易放过他。

赢政回应:“如果真有第二次邀请,我会拒绝。”两次的邀请已经让他失去耐心。而且,这样拖延下去,时间会逼近明天,甚至夜晚,他们也不好意思去找铸剑师。

王翦说:“那我陪你一起去。”有他在,赢政身边,大王可能说不出什么。

赢政问道:“依旧是那个借口吗?你会被允许进入屋内吗?”太监一句话就能把他挡在外面,让他无法开口拒绝。

王翦冷笑:“我不信,大王会拒绝我在外面等待。到时候,你找个理由离开,就说我在外等候,不便久留。”于是,大王便会释放他。

再者,看看你能玩什么花招

王翦的设想不错。而诸葛亮的猜测也得到了验证,大王再次召见他。当太监通报时,他有些尴尬地说:“秦王请您过去。”并非他故意挑衅,只是奉命行事,即使不想去,也能像刚才那样拒绝。

赢政看着太监:“哎呀,公公来回奔波,不累吗?”

太监擦去额头汗水:“虽累,但大王急切地再次召见您,肯定是忘了重要的事。”他简直无语,大王到底忘了什么紧要之事,竟如此心急,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他。刚才他还护送他回府。

结果,刚到宫殿又接到召唤。他还能说什么,只能忍耐。反抗大王的命令,他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赢政挑眉:“是吗?那你告诉我,大王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连续三次找我?”这也是太监想知道的。

如果此事真的紧急,刚才何必吞吞吐吐?

他已经回宫,如果有必须讨论的事,为何现在才想起来?难道大王真的贵人多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