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里是唯一能在冬季种植蔬菜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就像朝圣一般。他们起初甚至愿意无偿工作。”嬴政笑道。
……
第二章 农场考察
秦昭襄王初时有些惊讶,不领薪水?那些公子家的子弟疯了吗?但转念一想,他们是农夫的子弟,而玻璃温室的反季节种植模式,对他们而言就像朝圣一样神圣。这样看来,就容易理解了。
只是……秦昭襄王默默看着自己的曾孙,能让农夫子弟自愿无偿工作,真是不简单!
“等他们的经验全部记录下来后,让他们整理成《农家》书籍,与墨家 整理的《墨家》书籍一起,分发给学堂,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生活的基石。只有农业强大,秦国的未来才有更多可能,工匠的知识能培养更多工匠,让工厂更强大!”
嬴政尽量用昭襄王能理解的语言,描述他对秦国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秦昭襄王勉强理解了嬴政的意思,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两个关键概念:学堂普及和书籍教育的推广。如果这些都是真的,秦昭襄王心中不由感到震撼。
设想一下,如果这一切实现,大秦无疑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没想到政儿的眼光如此长远,已经开始为大秦未来的数十年甚至百年发展布局,真是令人惊叹!”秦昭襄王越想越觉得惊讶,对孙子的洞察力、清晰的思维和宏伟的规划,如果不是身为秦王,他可能会毫不掩饰地表达钦佩之情。
同时,秦昭襄王对嬴政更加放心,并坚信大秦的未来将在他的领导下变得更加强大,永垂不朽!他们在玻璃温室里停留了一个半时辰,所有人都十分满意。过去寒冬时节,除了栗米饭,人们只能依赖羊肉,上厕所时那种缺乏蔬菜的不便让人难以忍受,除了茶水和咸菜,几乎没有什么蔬菜来源。
现在有了玻璃温室,一切都不同了,整个冬季都能吃到肉类和蔬菜,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天堂。参观完温室农场后,嬴政对秦昭襄王建议:“陛下,时间尚早,不如我们也去附近的猪场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猪场也开到咸阳城附近了?”秦昭襄王略显惊讶。他知道猪场,在郡县并不罕见,但在首都附近却非常稀罕。对于能提升大秦国力、改善民生并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工厂和农场,秦昭襄王总是充满兴趣。
“走吧,各位爱卿,稍等片刻,随我一起去猪场视察。”秦昭襄王兴冲冲地挥着手说。大臣们也很感兴趣,他们在火锅中品尝到的肉片,除了羊肉,还有猪肉。这种曾被认为难吃且有腥味的猪肉,如今尝起来竟意外美味,毫无腥味,调料一拌更是可口,切得薄而肉质鲜美,这让人们对猪肉的印象大大改观。
在郡县的养殖场,猪通常会被 ,那里的士兵也以猪肉为食来补充营养,这一点他们清楚。然而,之前他们没兴趣购买,一是怀疑是否真的好吃,二是身份问题。但品尝过大殿中的宴席后,只要有美味,身份便不再重要。
很快,嬴政带领秦昭襄王和其他大臣来到了另一座农场,这里主要用来养猪,还有养鸭、鸡、鹅甚至鱼的农场。他建立了很多农场,几乎涵盖了所有能食用的家禽家畜。
秦国现今的资源丰富,尤其是用于饲料的红薯和土豆多得难以计数。在一座猪场里,看到肥头大耳的生猪,秦昭襄王和大臣们再次感到惊讶。通常冬季的猪不是应该瘦弱些吗?怎么这些猪看上去既饱满又健康?
秦昭襄王困惑地询问:“政儿,冬天的猪不应该瘦弱吗?为何它们都长得这么肥大?”
“陛下,猪在冬天瘦弱是因为营养不足和温度低。但现在,由于采用玻璃隔绝寒气的墙壁加上木质的小屋,解决了猪冬季的保暖问题,这些设施可以在每年冬季重复使用。”嬴政笑着解释,“换言之,只需在春夏移除玻璃墙,保持猪舍恒温。其次,我们大秦粮食充足,红薯和土豆制成的饲料能确保它们冬天不会挨饿,还能用温室里的普通蔬菜增加营养。”
“因此,营养均衡,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猪自然会长得肥壮。”嬴政接着说,“而且有了温室,可以部分恒温区域种植土豆和红薯,这些作物既能提供新鲜食物,也能在冬天供应粮食。它们的根茎虽不适合人吃,但对猪来说是丰富的新鲜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