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看着就不聪明

具体有多不小他当时没个数,总之,能在这个年纪写出这样字迹的人,绝对是饱读诗书的人家。

但跟后来他所见到的一切比起来,饱读诗书似乎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优点。

所以在孙氏说这话时,丁茂有些怀疑自己做梦。

都这样了,瑶光姑娘还要去学堂吗?这寻常小儿去的学堂可教不了她什么!

孙氏见丁茂满脸难为之色,以为外地人在京城读书不大容易。

面带担忧开口道:“可是要花不少银子?”

银子的话,她目前还有不少,近些日子饼店赚到的钱瑶光都给了她。若是需要花钱疏通,应该是够的。

“倒不是钱不钱的事,老夫人,您想给瑶光姑娘找一个什么先生?”丁茂问道。

他只能尽力去找,不能说一定能行。那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气的,收不收不是他能决定,更不是钱能决定的。

这个问题对孙氏来说难度不小,关于学问的事,她是一窍不通。

只能问:“原先在乡下的时候,瑶光是念过一年多的书,您看找一个什么样的先生合适?”

只念了一年多的书吗?丁茂半信半疑?

他们那里的时间,一年等于十年吗?

想了想瑶光身上其他的本事,丁茂只当瑶光是天赋异禀。这么个年纪的孩子会这些,确实天赋异禀。

所以,找一个厉害的些的教书先生应行吧。

丁茂把差事应了下来,说会帮孙氏的忙去找。孙氏无以为谢,送了丁茂两摞大饼。

找了两日,丁茂那边有了消息,说给瑶光找了一个合适的先生。

那先生极有才华,科举中过进士当过官,后来辞官办了个学堂,不少人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念书,好些个中了秀才。

丁茂讲了一连串的东西孙氏都没怎么听明白,但明白了两件事。

一是这人当过官,很厉害。二是这人的学生是秀才,所以她很厉害。

孙氏对科举一概不通,只知道村里学堂的先生考上了秀才,是村中最有学问的,所以那人肯定比村里的教书先生厉害。

于是,孙氏激动地让丁茂带她们去那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