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战,战凉州(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未曾想,那与朱梁打得头破血流的河北人竟杀到河西来了。

你这,找谁说理去。

若契丹的释鲁大于越泉下有知,此时当有吾道不孤之感。

草原规矩,按后世说倒是很民主,头人们得商量着来,问题是,遇到急茬就真的蛋疼。说来说去几个月了,唐人都打上门了,他们还没论出个子丑寅卯。

崔论道:“唐儿,难打吧。”他曾跟随前任崔论去过洛阳,然后去年给回鹘人助拳他也去了。前任崔论手脚快,一马当先扎进了唐儿的大营,然后就被那平地一声雷送去见了浮屠。

走得是真干脆,连块毛都寻不到。

鲁论亦道:“难打。”

去年回鹘开出大价钱,以草场、牛羊、军械诸般好处,求得嗢末出兵近万,在删丹城下跟唐军做了两把。

场面很难看呐。

当然,回鹘人表现同样显眼。

所以,对于回鹘人的“好意提醒”,嗢末诸部吵吵了一个冬天,也没有得出个结论,直到眼下唐军西讨。

悉伽道:“那怎么?降了?”

右将军乞禄望向帐中一人,道:“热逋论,你等谷中诸部是何说法?”

嗢末是个大杂烩,以陷蕃的天宝遗民为主,混入了河西各族。其中也包括很多吐蕃人,来来去去的,总之就是一笔糊涂账。

如今住在南边祁连山诸河谷内的诸蕃,或称谷中诸蕃或谷中诸部,亦有称之为六谷部者。此多吐蕃余种,比较抱团,与山外的这些嗢末部落常有仇杀、争斗,互相防备甚严。

最近又好些了,谁也弄不死谁,也都有点筋疲力竭,便渐渐缓和。

去年唐军突袭回鹘,让河西地面大大小小的居民都惊出一身冷汗,为诸部和平算是送了一大波助攻。

回鹘毕竟还在西边的甘州,距离灵武更近的部族显然更加紧张。嗢末人开大会,甭管相爱相杀几十年的恩怨,反正谷中诸蕃也派来代表,就是这位热逋论。

去年回鹘乌母主不仅向嗢末求援,亦曾向谷中诸蕃许愿,可惜人家没搭理。到冬天,也给他们提醒,好像还是没反应。乞禄捉摸着,从唐军的路线上看,六谷蕃还要顶在更前面,这回恐怕不能无动于衷吧。

热逋论见问,踟蹰片刻,道:“诸部已迁入谷内暂避。”

其实他也不姓热逋也不叫论。热逋是吐蕃称号,意思是大。论,源出是吐蕃官名,大论,大概是大宰相之意。

后来吐蕃崩溃,阿猫阿狗都敢叫“论”了。如今在凉州地板,一部头领亦称论,与山北胡儿的“俟斤”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他们这部以热逋自封,部落头人如今都叫个论,所以,人称热逋论是也。

悉伽闻言道:“哼,你等倒是跑得快。”遂不看他。

没办法,河谷里是人家的地盘,自家可去不得。便是诸蕃邀请也去不得,万一被他们黑吃黑,找谁去哭。

早知今日,当初这帮蕃贼过来就不该收留他们,嗢末一众头领均想。问题是,谷中诸部真是他们嗢末好心收留的么?到底是外迁而来,还是从嗢末当中分离出去,又或是兼而有之,谁说得清?

崔论道:“唐儿此来,想是为回鹘之事吧。回鹘常劫掠商队,我闻有唐儿商队被劫掠者。是否遣人去问问,若予我无干,何必为回鹘崽子流血。”

悉伽道:“纵然如此亦当集兵。不知唐儿此来许多人马,不论如何,有备无患必无差错。”

其实各部已在动员。唐儿占领新泉军城扫荡周围部落,便有逃来者报信,头人们比较纠结的是战守之策。说到底,就是不想打或者说不敢打,可是好像又躲不过去,所以才尤其愁苦。

……

与此同时,凉州城内亦在开会。

前汉霍骠骑征河西,武帝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之地始为汉有。汉末大乱,北方历经数百年兵灾,反倒是边陲凉州远离战火,成为关中百姓的避险地之一。

随着许多民众、大族西迁而来,凉州兴盛一时,曾有前凉、后凉等建国于此。

待大唐混一宇内,凉州商路通达,更是迎来百年繁盛。

可惜,一场安史之乱,繁华已如花落去,生民俱成草木生。

吐蕃内乱,归义军兴起,张义潮、张淮深叔侄曾两度恢复凉州。但朝廷不肯归义军控制凉州,以郓兵二千五百人戍守凉州,挤走了归义军。若是朝廷好好经营也就罢了,怎奈何就赶上巢乱,大唐朝廷自顾不暇,凉州就彻底凉凉。

长安天子跑去蜀中,城内戍兵成了没娘的娃,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如今凉州城外,水草丰美之地尽为嗢末、蕃贼盘踞,郓兵后裔仅勉强维持凉州姑臧县城左近一点地盘。

苟延残喘几十年,忽闻中原来了大兵,郓兵弟兄们同样十分诧异。

“这个大唐……是个什么来头?”说话的是个耄耋老者。他咸通年间来此戍边,至今已有半百春秋。

当年的少年郎,今日的白头翁。其实头上也没几根毛了,稀稀拉拉的,裹在黑幞头里,还绑了个褪色的红头巾。

小主,

真是,武夫致死也要骚啊。

另一耆老亦道:“不是说唐朝早就亡了,哪里又来一个大唐?”

一青年将军解说:“据闻是李家宗室复辟。传说天子是哀帝遗孤,掌权者,实为卢龙李家。”几个老汉都是满脸懵,这将耐心道,“亦有传,这卢龙李家亦为宗室。其驱逐刘仁恭,盘踞卢龙十有余年,已并河东等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