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二)

恁不爽利。”

对天德军的家底李承嗣同样摸得清清楚楚。

宋瑶算是藩镇主动投诚第一人,李三郎也算慷慨,给天德军按照六千正兵、战马一千匹的标准发钱、发粮。这里的战马,专指有军籍的战马,一般仅包括具装甲骑、甲骑的战马,游骑所乘或者驮马不在其列。

宋瑶这老小子占着河套丰饶之地,把着北边商路的出入口,实际军中马骡怕不得有二万还是三万?橐驼也没少养吧。

开口之前,李承嗣将军那是做足了功课地。

唯李承嗣马首是瞻,这话说早了呀。

宋瑶看看表演的差不多了,终于咬牙把大腿猛拍,道:“罢,罢。李公有此大志,某,某有何不可?也休说出出马,俺亲领三千骑,陪陪李公走一遭。

粮豆灵州如如有不足,我我来补上。

李公说个数,我我回回去杀羊制脯。”

哈哈哈哈,等了这么多年,总算可以出手,宋某人岂能人后?

……

灵州的李承嗣等人悉心钻研西征,魏州的唐公在等候朱梁的回信。

朱有贞的回应很干脆,滚你地吧。

如果当初李老三敢派信使过去,肯定是砍了脑袋送回。所以李三让杨延直回去带话真的很明智。

筹划数日后,朱有贞宣布要至洛阳郊天。

既然你李老三能在魏州祭天,爷爷就在洛阳祭天,看看这贼老天保佑谁。而且,你不是说什么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么?不好意思,如今西京长安在爷爷手里,东京洛阳还是在爷爷手里。

就是要恶心你。

……

历史洪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大唐和平统一,造福万民,结果朱梁如此至大义于不顾……

这就是自绝于天下,自绝于人民。

十二月底,黄河果然封冻,唐公片刻不耽误,大军抢渡,突袭杨刘城。

面对严冬,梁军也并非毫无准备。

在大河南岸容易登陆的河段,梁军皆以木立栅数十里。

效果嘛很感人。

但是没办法呀,没人呐。

万里黄河万里长,朱梁区区数万兵,根本做不到处处设防。分到杨刘的守军总共只有三千,就这还是朱有贞费尽心思才派上来的。

派兵上前线,朱友贞简直都有心理阴影了,生怕一个不好,又调头来烧他。

咳。

说回杨柳城。

这不是个大城,城低池浅,又值隆冬,右羽林军一个冲锋就上了杨柳城头。

守军士气低迷,坐地投降。

之前有部分梁军降兵曾被放归,守军早就听说啦。

唐军有政策:

负隅顽抗鸡犬不留。

开城投降大鱼大肉。

公然开城投降大伙儿肯定不敢,毕竟家眷还在汴州。

但是敌人上城了,顶不住啦,放下武器总行吧?

大唐说啦,唐儿不杀唐儿,肯投降都是好儿郎。

大唐又说了,愿当兵的还能继续当兵吃粮,不原当兵的给钱回家种地。没田不怕,大唐给分田,还给分婆娘呢。若是自己觉着腰子好,跟着进一两趟草原,什么都能有。

听说有早年被俘的,在那边日子可不差。

总强过这提心吊胆的吧。

那还打个屁。

有人都在琢磨,是否可以先投了唐军,拿笔遣散费回家,然后在重新投军过来呢?反正这兵荒马乱的,谁人的谁。再投降一次,是不是还能多拿一次唐军的遣散费?

这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投降啊。

同时,李洵在黎阳方向大肆鼓噪,做出要抢渡大河的姿态,牵制滑州梁军。

朱有贞的祭天大典才办了一半,听说辽贼过河了,赶紧领兵退回汴梁。

……

咳,真是江河日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