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楚国联姻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3116 字 7天前

瑶光继续分析道:“第一,楚国虽然与大乾关系较为亲密,但他们始终没有真正依附于大乾。楚王或许看到了大秦的崛起,尤其是陛下收复西域之后,大秦国力蒸蒸日上。与其继续依附大乾,不如未雨绸缪,联姻大秦,确保自身利益。”

李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低声说道:“确实,楚国与大乾之间虽为盟友,但未必真正同心。可如果只是为了拉拢大秦,楚王不必如此急切。”

瑶光眼神微微一闪,接着说道:“正是如此,这引出了臣的第二个推测。楚王或许是为了牵制大乾。”

“牵制大乾?”李宪目光锐利起来,“你是说,楚王也可能不满大乾?”

瑶光轻轻点头:“是的,陛下。楚国位于南方,夹在吴、越和大乾之间,四面环敌。大乾近年来为了扩张,频繁调动军队和物资,这无疑给楚国造成了压力。楚王或许担心,若大乾逐渐削弱了齐、吴、越等国,接下来便会向楚国下手。因此,楚王有意通过联姻,与大秦结盟,以此作为对抗大乾的筹码。”

李宪眼中露出一丝冷笑:“原来如此,楚王想以婚姻为纽带,借大秦的力量保全自己。但这也意味着,他对大乾的依附之心并不稳固。”

瑶光轻声说道:“正是如此。楚王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向大秦示好,也是在试探陛下的态度。如果陛下愿意接受联姻,楚国将有可能成为大秦的盟友,而不再依赖大乾。”

李宪笑了笑,眸中透着精明的光芒:“如此说来,楚王的这步棋倒也算是妙招,既能结好大秦,又能给大乾施压。不过,朕还需要再三思量。”

瑶光点头:“陛下,此事确实需要慎重。虽然楚国有结盟的意图,但其真正的立场如何,尚未明确。臣建议,陛下可以先探一探楚国的底细,观察他们的行动。若楚王确实有意疏远大乾,联姻也不失为一个稳固大秦势力的途径。”

李宪眯起眼,心中已然有了决断:“好,朕会安排人继续暗中观察楚国动向。同时,芈月这桩婚事,朕会暂时拖延,待局势更为明朗后再行定夺。”

瑶光微微颔首:“陛下英明,楚王之心深不可测,谨慎为上。”

李宪点头,站起身来:“多谢你,国师。此事还需进一步谋划。楚国若真想与朕联姻,那他便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若仅是虚与委蛇,朕绝不会轻易上当。”

瑶光淡然一笑:“陛下无须忧虑,臣会时刻关注各方动向,协助陛下布局中原。”

两人对视,心中都明白,楚国这一联姻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政治博弈。而这一切,将直接影响大秦与大乾之间未来的关系和局势走向。

楚国的隐秘谋划

与此同时,在楚国的王宫,楚王召集了他的重臣,商讨联姻事宜。大臣们各持己见,朝堂上一片争论之声。

楚王冷冷看着众臣,最后一锤定音:“联姻大秦,不仅仅是为了缓和与大乾的关系,更是为了楚国的未来。大乾日益强势,若不早作打算,迟早我们会被牵连其中。”

他目光坚定,暗自发誓,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他都要为楚国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而联姻大秦,就是他棋局中的关键一环。

李宪虽然暂时决定拖延楚国的联姻提议,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在朝中,他暗中调动各方势力,密切关注楚国的动向。同时,他命人继续观察大乾的反应,尤其是李乾坤对楚国的态度。毕竟,楚国如此急切地提出联姻,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李宪与瑶光的密谋

某日夜晚,李宪再次召见瑶光,两人在灯火昏黄的书房中,低声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李宪沉声说道:“瑶光,朕虽然表面上拖延了楚国的联姻,但朕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楚国的动机不止是为了结盟,还有可能是在试探我们的实力和态度。朕要亲自前往边境,看看楚国和大乾的动静。”

瑶光点头,目光冷静:“陛下所虑甚是。楚国与大乾之间的关系复杂,若楚王真心想联姻,不会如此仓促。楚王此举,可能是想借联姻来试探大秦的反应。若我们过于急切,反而会落入他的圈套。”

李宪握紧拳头,冷笑道:“楚王的如意算盘未必能得逞。朕已经暗中派遣探子潜入楚国,朕要知道楚国的每一个举动。若他敢有二心,朕绝不手软。”

瑶光轻声说道:“陛下,此时也正是大秦扩张势力的关键时刻。楚国虽然不是大敌,但却可以成为我们控制南方的重要一环。臣认为,陛下可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稳步推进和楚国的接触,先不急于做出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宪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朕会谨慎行事,但也绝不会任由楚王随意摆布。朕会让他知道,想与大秦联姻,必须付出足够的诚意。”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达成了共识。

楚国的谋划

与此同时,在楚国王宫,楚王与大臣们再次聚集在一起,讨论联姻的下一步计划。

楚王端坐在王座上,冷静地看着下方的臣子,缓缓说道:“大秦的皇帝李宪似乎对我们的联姻提议并不急切。这说明什么?”

大臣魏仲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这说明李宪谨慎多疑,他并不轻易相信我们。我们必须进一步表明诚意,或者寻找其他办法加深彼此的关系。”

楚王微微点头:“你说得对。李宪此人心思缜密,不会轻易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但我们不能让联姻的机会白白溜走。派更多的使者前往大秦,继续谈判,表现出我们的诚意。”

另一位大臣却提出了异议:“陛下,臣以为,不必太过示弱。若我们一味表现出联姻的急切,反而会让大秦看轻我们。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向大乾示好,以此平衡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