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林得知消息后,命令从远东调来的第1、2集团军去收复缺口,将协约国赶回奥卡河南岸。两个集团军是老牌主力,战斗力自然不差。
苏军第1集团军赶到时,伊军才有一个步兵军渡河,正是好时机。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果断下达攻击命令。
然而,这支老牌主力遇到伊军一个步兵军,在火炮上也占不到便宜。双方炮战后,苏军发起攻击。
当伊军重坦出现在阵地前沿时,苏军十公里的攻击线毫无进展。第10步兵军军长乔弗罗阻止第10步兵师主力发起反冲锋,一举击溃苏军一个步兵军。
一个小时后,第10装甲军第28装甲师出现在苏军右翼,在空军的支援下,对苏军第1集团军右翼的步兵师发起攻击。
战斗到深夜,第10装甲军全部渡河,包抄苏军。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伊军第4集团军歼灭苏军第1集团军大部,俘虏三万多人。苏军第1集团军十万人来,仅有两万人向北撤退。
汉斯国第3装甲集群和罗尼第4集团军、汉斯国第6集团军一个军击溃苏军第2集团军,歼灭和俘虏五万人。
兵败如山倒是什么感觉,就是这样的。
苏军的防线太大太长,每一处战场均是劣势。比如梁赞战役,苏军第2集团军加上收集的溃兵,也才十五万人左右。而汉斯军兵力在20多万,还有装甲和空优。
这两场战役无论怎么打,苏军都没有胜利的机会。苏军唯一的优势,便是钢铁般的意志。可是,钢铁般的意志需要有地形配合,才能打出效果。东欧大平原上,有装甲部队驰骋,根本打不出来,而想要挖地道,估计会被直接引水来淹没。
看看塞瓦斯托波尔,即便是地下有三四层,也挡不住汉斯军。当然,苏军的反坦克战壕还是多少管用的,至少能迟滞或炸毁一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