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苏盟计划

莫斯科。

斯塔林接到了米国的电报,提醒他注意这次演习。电报中坚称,汉斯国已制定好进攻苏盟的计划,务必做好防御。

其实,也不用米国提醒,斯塔林能看出来。

汉斯国与伊班牙-高卢是明目张胆,就差拿着大喇叭说要进攻了。

斯塔林亲自给各方面军司令官打电话,要求他们保持谨慎,防止汉斯军突然进攻。鉴于罗尼大概率会加入战争,斯塔林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将西部方面军拆分成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司令官分别为巴甫洛夫和基尔波诺斯。

为了保证能防住协约国第一波进攻,斯塔林将给西部三大方面军加强兵力,直到实力足够为止。

最高统帅会议上,斯塔林对战争有忧虑,但总的来说,他有信心,毕竟一直在准备。在东波澜的堡垒工事没有完工,但主要地区基本完成。

铁木辛哥和朱可夫作为苏军最高领导者和总参谋长,对军队的情况比较了解。

“斯塔林同志,我军武器充足,但前线缺乏大量有经验的军官。从西欧战场来看,协约国军队擅长装甲突击作战,分割包围,再个个击破。”

“苏盟地大物博,战线宽阔,很容易遭到突击,所以,只要让他们的装甲部队跑不起来,我军便能稳固战线。”

“我军一直在备战,加上有米国的支援,耗下去,便会出现反攻的机会。”

朱可夫说出和铁木辛哥等讨论出来的结论,从备战和军事力量对比上看,苏盟不比汉斯国弱,有米国帮助,能扛得住整个协约国的进攻。

“好,那就继续加强西线的防守,增强兵力。”斯塔林对军事有自己的见解,可他不是专业军人,需要听取军方的意见。

这样的意见和他心中想的是一致的。

苏盟从互不侵犯条约签订那一刻就开始备战,两年的时间,今非昔比。在斯塔林看来,同盟国输掉战争,一是没有战略空间;二是没有好好准备;三是士气和意志不足;四是伊班牙加入战争。

这些失利条件,在苏盟身上不存在。

苏盟有2万多辆坦克,1万架各种战机,不比协约国弱。

如果协约国真的发起进攻,斯塔林会挥军向西,解放那个腐朽的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