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无题

交代宁计,回复李光从重处罚,追不回的损失由青甸园补齐,下达处置结果的第一时间,由民报通传全国。

这也是为以后杜绝有限责任而提前做好铺垫。

无论是为官还是从商,一律追责到底。

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往上追责,这个尺度也要细细斟酌。

同时叮嘱白甲加强管理,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顺昌府衙后堂书房中,陈规披着裘衣打着哈欠,“贤侄啊,你知道现在已经几更天了么?虏人打到城下了?”

白野打个哈哈,“二叔年纪大了,觉少,不妨事。”

陈规目瞪狗呆,听听,这说的是人话?没好气道,“说吧,出什么事了?”

白野将三权分立的设想陈述了一遍。

既然人性无法避免,那是收买一个人容易,还是收买三个人容易呢。

新奇,又不算太新奇,多多少少还粘了点大逆不道,书房内沉寂许久,陈规有些复杂的看向白野,“长风对于人性就这般悲观?”

白野偏向荀子之道,反问道,“不然呢?”

就是因为太乐观,所以才会有王朝更迭。

“限制皇权,分散相权...”陈规喃喃自语,“容我好好想想。”

限制皇权好理解,分散相权,现在的宰相可是赵鼎啊,下一任是谁也许不好说,但只要白野不犯大错,下下任的人选几乎是板上钉钉,竟然嫌自己手上权利大?

这是已经在考虑自己百年之后的路了么,可他才多大,不到二十岁啊。

陈规一时间有些纷乱,真的有人可以想这么远么?

又或是,生而为圣?

陈规摇摇头,集中精神道,“贤侄再说说这民主。”

白野想了想,组织一下语言,“就说这知县吧,众所周知,知县由朝廷委派,虽说如今有考成法,但是,谁能保证他不是为了考成而考成?

打个比方,汝阴县去岁上缴国库一千贯,今年上缴两千贯,这知县就是能臣么?未必。”

李孟博有些耐不住性子,捅了捅白野示意别卖关子。

白野瞄了眼手边空了的茶盏,李孟博立马满上,这才继续说道,“二叔有没有想过,若是这知县由地方百姓选举而出,又会如何?

假若汝阴县百姓选我做知县,那我就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怎样才能让汝阴县过得更好,如此,我才有可能连任甚至晋升。”

陈规点点头,“有理,那这人选呢,又该如何选举?”

白野侃侃而谈,“我朝三年一次大考,每个县可安排两三名新科进士,于县衙外张榜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和计划,再由百姓自行选择。

至于选举方式就更简单了,抓阄嘛。

什么王家村,李家寨,泸溪街,乔安巷的,农人,商贾,百工,每百人出一人,再进行投票,得票最高者为知县,行政两年查看成效,再次票选。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具体的细节可以慢慢推敲。”

其中最难拿捏的是各职业之间的比例平衡。

比如投票的人中若是大半是商人,那竞选者只需要想办法讨好商人就好,可如果是大多农人,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百工技艺太少,更是有碍科技发展。

陈规苦笑道,“贤侄倒是给自家出了个难题啊。”

他当然知道这套东西的厉害之处,但是想要完善,靠他自己显然是不够的。

想到这里,好奇问道,“此法与赵相可曾商议?”

白野点点头,又摇摇头,“当初只是一点想法,那时长风不通政治,今日也是因为一些...糗事,才突发奇想。”

陈规思索再三,“这样,此事长风便不要参与了,自家会与赵相商议,可莫要怪二叔贪功啊。”

白野哪里会不知道陈规这是在保护自己。

什么新式农税,商税,考成法,在三权分立的面前都如稚童嬉戏,这是要改天换地啊。

白野默默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长揖在地。

“有劳二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