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娶老婆怎么办?是找犹太姑娘还是和本地人结婚?”
约瑟夫苦笑道:“谁不想找个本族的姑娘呢?可是信仰......本地政府有法令,不加入东正教的不能娶俄罗斯姑娘。我们能怎么办,只能攒一笔钱请媒人去乌拉尔山西边领一个回来。说实话,这比费用可不低呢。”
赵新好奇的追问道:“难道就只能娶犹太姑娘?那要攒不出钱怎么办?”
身为拉比的伊利亚道:“其他民族也不是不可以。当初卡因斯克的犹太人就请求当局,允许他们像西伯利亚人那样,购买从边境贩运来的卡尔梅克女人,然后按犹太律法迎娶他们,当局也同意了。不过叶尼塞斯克这里,娶卡尔梅克女人的不多,只有几个。”
赵新听了哈哈一笑,对面两人也跟着笑了。然而赵新突然冷不丁的问道:“本地从事高利贷生意的有几家?”
约瑟夫脱口而出:“十五......”
电光火石间,一旁的伊利亚面色骤变,立刻就用脚尖碰了对方一下,约瑟夫马上改口道:“不,是十家。您瞧我这记性。”
“嗯?”赵新眼睛一眯,“啪”的一拍桌子追问道:“到底是十五家还是十家?!”
约瑟夫的后脖梗子立刻就开始冒汗,伊利亚心说糟糕!
话说犹太人在欧洲历史上之所以屡受排挤,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放高利贷的。
赵新之所以有此一问,那是因为之前在伊尔库茨克就有这个问题。五大家之前不仅垄断了当地的商业,同时还依靠高利贷把持了城市经济。那些借高利贷的不仅是在酒馆喝光自己微薄财产的布里亚特人,而且还有农民,甚至一些前政府官员和哥萨克驻军也向五大家借贷。如此一来,他们势必会控制议会,让借钱的人成为其附庸,当他们的传声筒。
北海商社这一年多花了好大力气,通过对布里亚特人和那些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进行补贴,同时民政还出人出物资进行扶持,这才帮着他们偿还了高利贷,摆脱了五大家的控制。
事实上不仅是伊尔库茨克如此,西伯利亚的其他大城镇都有这个问题。那些在西伯利亚从事酒类销售的犹太小酿酒师都开设酒馆,他们在挣得第一桶金后,迅速就把资金投入到高利贷行业里。
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会希望自己治下高利贷行业兴旺发达,如此行为不招忌惮等什么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根据赵新所了解到的另一时空的历史,当波兰犹太人在十八世纪成为沙皇俄国的臣民时,他们几乎全部是小商人、租赁人、经纪人、中介人或小酒馆老板。这些人中既没有大资产阶级,也少有农业劳动者和地主。
然而一百年以后,情况完全就变了。截止1917年,“犹太人居住区”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工商业部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全俄的工商业,要么完全掌控在犹太人的手中,要么就受到犹太资本的强大影响。甚至连俄国银行业的发展和运作都与犹太人息息相关。
这种情况下哪个政权的统治者不忌惮?
信不信基督神马的,赵新并不是很在乎。中国老百姓什么都信,也什么都不信,临时抱佛脚,管用就成,不管用就滚一边去。
不过犹太人这个把持商业经济的行为实在令人痛恨。也正是因为这样,赵新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