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臾国身负祭祀蒙山这样的主体责任,虽是大周王朝重要诸侯,但国小势弱,祭祀了几百年,终于在春秋初期不得不选择将自己的安全问题交给大周王朝宗邦诸侯鲁国。
也就是说,颛臾早就成了鲁国附庸,这也是颛臾自春秋以来基本未在春秋舞台发出过任何声音,亮相于任何角落。
但这一次,颛臾亮相了。
因为季孙肥需要进一步扩大季氏家族的地盘,他看中了鲁国附庸颛臾。
作为鲁国执政上卿,季孙肥也确实有出兵讨伐颛臾的正当理由,因为讨伐颛臾,勿需打出灭了颛臾的旗号,而仅仅是出兵颛臾即可。
为何要出兵颛臾?
因为颛臾地处蒙山,蒙山乃山东第一大山,山高林密。鲁国由于赋税沉重,战事频发,故盗匪啸聚,蒙山、泰山都成了盗匪重点区。
季孙肥认为,只要季氏出兵颛臾,清除了盗匪,那今后这块地盘,无疑就成了季氏的地盘。
季孙肥想了想,他认为这一次自己的决策无疑是利国利民的,且利于季氏家族的。
至于有利季氏家族,那是隐藏在利国利民背后的,如果这一次的决策能够得到孔子的支持,那季氏就可以向全鲁国人民展示一个新的形象:看看,连大圣人孔夫子都支持咱季氏!
季孙肥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需要孔门子弟的这份力量,他真心不希望与孔门对立。
但令季孙肥郁闷的是,先前田赋制一事,居然得到了孔子的反对。
季孙肥立即祭出暂缓商议给予你孔子国老相应俸?这招,让你孔老夫子知道支不支持、配不配合咱季氏的结果。
打压了你孔夫子一棒,现在再给出一根胡萝卜,看你吃不吃!
季孙肥再次将冉求叫来,授意他出兵颛臾一事,咨询孔子。
冉求认为这一次老师应该会举双手赞成,毕竟打击盗匪符合鲁国人民利益。
孔子见了冉求,想起先前对冉求的责备,站在冉求一方替他想想,觉得自己有些过分,那还不借这个机会师徒俩好好聊聊?
冉求将季氏决定讨伐颛臾一事对孔子讲了,孔子一听就沉下脸来,加重了语气,对冉求道:“颛臾本就是鲁国附庸,一直以来,奉天子之命祭祀蒙山从无过错。
而且,其周边土地都属于鲁国了,颛臾实质上已经是鲁国属地了,季氏怎么还要讨伐颛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