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婉怡眼波流转,似嗔非嗔地瞥了宋鸿飞一眼,略带娇嗔的神情动人至极,直撩动着他的心弦,那双美丽的眼眸,宛如在说话一般:“算你还有良心,就算原谅你啦。”
她又道:“沪上还有一部分产业不好转移,也有一部分位于租界内。我们家里产业不少,分布甚广,还有一部分在港、澳、狮城、南洋各地,欧美也有一些。”
宋鸿飞面色渐渐凝重起来,道:“租界,港澳、南洋,眼下倒暂时无虞,但还是不可松懈啊,还得要未雨绸缪,尽早作打算为好。”
梁婉怡看着他,说道:“父亲和我说过,西迁计划是基于你作出的局势分析和战略判断,淞沪一战后,东南财团各家族更是对你的高瞻远瞩佩服不已。但是,那些地方毕竟是欧美的利益范围,这场战争会扩大到这样的程度吗,东洋人会和欧美列强直接冲突吗?”
“产业转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重资产搬迁的成本和代价都很大,还有运输、原材料、上下游配套、人员、用地等一系列都是大问题。”
宋鸿飞当真吃了一惊,目光直看向她,惊道:“没想到,婉怡还是一位商界女强人。”
梁婉怡嫣然道:“家里产业众多,涉及的行业也有方方面面,除了3位哥哥,我是长女,也帮助打理的。”
宋鸿飞坚定地缓缓道:“作出如此判断绝非草率得出,而是经过了无数次的逻辑推演和战局模拟。东洋对外扩张的图谋绝不可小觑,弹丸小国本土资源无法提供战争巨大的消耗。”
“淞沪一战,双方都没达到战略目的,战争势必继续扩大,甚至爆发像一战那样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南洋是丰富资源产地,生死存亡之际,东洋人也就毫无顾忌了。”
“当然了如果我军能很快将日军的妄想砸碎,那我也就是杞人忧天而已,可是目前我军的实力远远做不到,纵然我军无惧牺牲浴血奋战,还是挡不住它的攻击势头。婉怡该也得知了,日军已连下苏、锡,兵峰直逼金陵。”
“国家长期落后,欠账太多了。唉,要是再有个三年五年,我军整军计划一旦完成,东洋人就不敢发动了!但它不会给你这个机会,掐准了你的命脉,在你尚未做好准备的时候骤然发难,打了我们措手不及。”
梁婉怡的明眸静静看着他,道:“父亲老跟我说你战略眼光深远独到,洞察敏锐,判断精准,令人产生一种你的深远眼光和思想深度与年龄严重不符、但结果又不得不心悦诚服的矛盾之感。我也很好奇,你不过比我大两岁,刚满26啊,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婉怡今后有的是时间来了解,我可是求之不得呢,我对婉怡是绝对坦诚相待。”宋鸿飞淡淡笑道,神态悠然洒脱,他也从来没有这么敞开心扉过。
他又道:“其实早在‘九一八’那时,我在西点军校接触到一些美利坚的对日情报,还有它探取到的苏维埃的对日情报,我专门研究过,也从中获知了列强大国的情报分析和战略判研,其中结论暂且不论,但它们的工作方法确实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