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二年,大明朝的天下,在历经了开国以来的诸多风雨后,正处于休养生息、渴望进一步繁荣昌盛的阶段。那街巷之间,虽有百姓安居乐业之象,可细究起来,却也发觉诸多不足,尤其是这读书识字之人,在民间占比尚不算高,各地的学府亦是参差不齐,或破败不堪,或师资匮乏,难以培育出足够的贤才,为朝廷所用,为地方谋福。值此之时,朝廷深明教育之重,遂诏令各地兴学重教,期望能在这广袤的大明疆土之上,处处闻朗朗书声,育出无数栋梁之才,以固这大明江山之根基。
据《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二年,诏天下郡县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化成民俗。后因时损益,然兴学之意,终未稍懈。正统间,上以人才为邦国之本,而学校乃育材之基,故特颁诏令,令各地修葺学舍,广纳贤师,劝励生徒,务使兴学重教之风盛行,以期野无遗贤,皆可为朝廷所用也。”短短数言,便道出了这兴学重教之举的渊源以及正统年间再次着重推行的因由与期望。早在洪武二年,朝廷就诏令天下各郡县设立学校,以礼相待延请有学识的儒者,教授学生,讲解圣人之道,用以教化民俗。虽然后来随着时势变化有所调整,但重视兴学的心意从未松懈。到了正统年间,皇帝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根本,而学校正是培育人才的基础,所以特地颁布诏令,要求各地修缮学舍,广泛招揽贤良的教师,鼓励督促学生,务必让兴学重教的风气盛行起来,期望做到民间没有被遗漏的贤才,都能为朝廷效力,也由此为这围绕“1437年 诏令各地兴学重教”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希望与努力、关乎人才培育的历史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
在应天府,有一位名叫苏文轩的年轻秀才,年方二十有三,生得面容清秀,气质儒雅,一袭长衫,透着股书卷气。他自幼便痴迷于读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连着几次乡试,却都名落孙山,心中虽有些失落,却也未曾放弃。苏文轩为人善良,只是性格有些执拗,一旦认定了的事儿,便会一条道走到黑,非要做出个样子来不可。而这兴学重教的诏令一下,恰如一阵春风,吹进了他的生活,也让他卷入了一场关乎教育兴衰的风云之中,至于最终结局如何,也只能随着岁月的流转方能知晓了。
这日,苏文轩正在家中苦读诗书,听闻了朝廷诏令各地兴学重教的消息,心中大喜,想着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呀,若能参与其中,既能为家乡的教育出份力,或许也能借此提升自己的学识,日后再去应试,说不定就能榜上有名了。
他赶忙出门,去寻自己的好友,同样是秀才的陈宇,想与他商议商议此事。到了陈宇家中,只见陈宇正坐在院子里唉声叹气,苏文轩疑惑地问道:“陈兄,为何这般愁眉苦脸呀,我今日可是带来了个好消息呢。”
陈宇抬头看了他一眼,苦笑着说:“苏兄,你有所不知啊,我家这日子越发紧巴了,本想着靠着科举谋个出路,可这学问却总不见长进,如今哪还有心思顾别的事儿呀。”
苏文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陈兄,我今日来,正是要说这事儿呢。朝廷诏令各地兴学重教了,咱们可以去参与帮忙呀,既能为家乡做些好事,还能跟着那些贤师们学习,说不定学问就大有长进了呢。”
陈宇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可随即又黯淡下去,说道:“苏兄,你说得倒是轻巧,可这兴学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且不说这修缮学舍得耗费钱财,就是那贤师,又岂是轻易能请来的呀。”
苏文轩却不以为然,说道:“陈兄,事在人为嘛,咱们先去看看情况,再做打算也不迟呀。”
于是,两人结伴来到了当地的县学,只见那学舍果然破败不堪,屋顶的瓦片都有不少破损的,墙壁也斑驳陆离,里面的桌椅更是陈旧摇晃,学生们稀稀拉拉地坐着,没几个精气神儿足的。
苏文轩皱了皱眉头,对一旁的老学究模样的先生说道:“先生,朝廷如今诏令兴学重教,咱们这学舍怎还如此破败呀?”
那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唉,小友有所不知啊,咱这地方穷,没多少银子拿来修缮,师资也缺,好些有学问的都去了别处谋生计,留下我这把老骨头,也是有心无力啊。”
苏文轩听了,心中很是不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改变这县学的现状出份力。
回到家中,苏文轩便开始四处奔走,劝说城中的富户们捐资修缮学舍。可那些富户们大多都不愿意,有的说生意难做,没闲钱;有的则觉得这兴学与自己无关,不愿做这赔本买卖。
苏文轩碰了一鼻子灰,可他却没有气馁,依旧一家家地去劝说。终于,有一位名叫李员外的富户,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答应捐资一部分。苏文轩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又赶忙去寻工匠,准备修缮学舍的事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就在这时,却出现了一些闲言碎语。有人说苏文轩这么积极,肯定是想从中捞好处;还有人说他不过是个落第秀才,瞎折腾,成不了什么事儿。
苏文轩听了这些话,心中虽有些委屈,可他想着只要能把学舍修好,让学生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
在修缮学舍的过程中,苏文轩也是亲力亲为,每天都到工地上去查看进度,监督工匠们干活,生怕出了什么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