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光明区。
商务车缓缓拐入平安路。
距离福荣小区大门,还有数十米距离,赵瑞龙便让靠边停下。
坐在车内看向街道两边,可谓是泾渭分明、对比明显。
左侧是一排低矮老旧的房子,各种各样的商铺、杂乱无章的线路。
右侧的福荣小区,耸立着一幢幢高层住宅楼,让人感觉干净整洁现代化。
开门下车没走多远,赵瑞龙便看到了大门紧锁,被贴了好几张封条的福林老餐馆。
餐馆的位置相当不错,旁边就是小区正门。
坐落在这不缺人流量的黄金位置,不管是搞餐饮,还是开超市,肯定都能稳赚。
然而现在……
店门紧闭,玻璃门上贴了封条。
赵瑞龙缓步来到店门口,看了一眼店内。
墙上的大菜单,菜品种类还挺丰富,连包子稀饭面条、卤菜凉菜烤串都有。
估计老板一大家子是打算轮番上阵,从早上卖到深夜,将这绝佳位置的店面,利用到极致。
但要不是为了多挣几个钱,谁又会这么起早贪黑的拼命干?
不过仔细看店内的桌椅、装修。
还有堆积在空地上的广告灯牌、小桌小凳。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家店刚开业不久,就被关停了。
目光瞥向呈X形,粘在玻璃门上的封条日期,更是验证了赵瑞龙的猜想。
“赵总!”
万奎鞍走上前来喊了一声。
赵瑞龙收回视线,目光看向街对面那一排老房子老店铺。
“咱俩分头行动,你去对面找一家店,打听一下这家福林老餐馆到底什么情况。”
“为什么面积不小、位置极好,却不能开门做生意,到底是因为什么被罚的。”
万奎鞍迅速点头离去。
赵瑞龙则踱步在周围商铺,转悠了一圈。
原本想找个商家打听一下,但看到一把老旧遮阳伞下,有个摆摊修鞋擦鞋的老头。
老头还挺悠闲,半躺在摇椅上,一边听广播一边看报纸。
身边的小桌上,还沏了一壶茶。
瞧他这舒坦劲儿,还有这摆摊的位置……
显然在这片地界上,已经混了好些年头。
这样的老头儿,必然对周围街坊们的事一清二楚。
就像农村村口,经常扎堆聊天的一群大爷大妈。
聊天的位置,就是情报中心。
聊天的大爷大妈,个个都是‘包打听’。
“大爷,能擦皮鞋吗?”
赵瑞龙上前微笑问道。
老头立马双手下压报纸,瞥了一眼赵瑞龙。
“能啊,不过得一块钱一双。”
赵瑞龙一怔。
“一块钱?不是五毛吗?”
“我手艺好,用的油更贵,保证让你满意。”
老头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
“行,那就劳烦你帮我擦一擦。”
赵瑞龙拉过小竹椅坐下,脱下皮鞋的时候,顺口问道:
“大爷,你知道小区门口那个福林老餐馆,是怎么被查封的吗?”
“你打听这个干嘛?”
老头有些警觉的问道。
“我这不正找个商铺,打算做点小买卖吗?逛了好些地方都没找到好的。”
“好不容易在这个小区旁边,看到了福林老餐馆的门关着,以为是要转让,没想到却被贴了法院封条。”
赵瑞龙脱下皮鞋后,又给老头递上一支香烟。
有活干,还有烟抽,老头自然很笑了。
“那个铺子,你就别惦记啦!”
“老板得罪了人,都快被逼死了!”
赵瑞龙故作惊讶。
“不是吧?开个小餐馆,起早贪黑的挣点辛苦钱,能得罪什么人?而且我看贴着法院的封条,难道他做个小生意,还能把法院的人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