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人,你们口口声声说郑逸殿下祸乱文化,可曾真正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将郑逸组织文化交流以来的种种积极成果娓娓道来,从增进各国友谊到丰富民众生活,每一项都令人信服,每一个字都饱含正义。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中回荡,仿佛在宣告着真理的存在。
郑逸看着挺身而出的张小文人,他明白,只要有人支持,他的计划就不会失败。
“殿下,”夏婉低语,声音带着一丝担忧,“他们…”,她欲言又止。
郑逸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眼中带着笑意,他缓缓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文化保守者的身上,“既然诸位对我的文化交流活动有所误解,不如……”他话音未落,就被一个急促的呼喊声打断,“殿下!不好了,那些外国使者……”。
随着简易翻译手册的普及,会场如同注入了新的活力,欢声笑语取代了先前的困惑和不安。
各色服饰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此起彼伏的异域乐器声,与大唐传统的丝竹之音交相辉映,汇成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丝绸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映衬着人们洋溢着笑容的面庞,空气中弥漫着各色美食的香气,沁人心脾。
穿着华丽长袍的外国使者,与身着儒衫的文人墨客,彼此交流着,分享着各自文化的精髓。
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回荡,给热闹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童真。
郑逸站在人群之外,看着眼前这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能感受到,文化交流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他微微扬起嘴角,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大唐,正在向世界缓缓展开它的怀抱。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糕点香气,仿佛预示着文化交流的未来,一片光明。
文化交流的成果是显着的。
不仅有百姓们开始尝试穿着外国的服饰,学习外国的语言,甚至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也开始尝试将异域的元素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让整个大唐的文化都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
商人们更是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穿梭于各个文化交流的场所,寻找着合作的机会,促进着大唐的经济繁荣。
这一切,都让郑逸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满足。
然而,在郑逸沉浸于文化交流的喜悦中时,他并未注意到,原本宽敞的会场已经显得有些拥挤,参与者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已经接近了容纳的极限。
场地周围的空地上,也开始堆积着各种杂物,显得有些凌乱。
而活动所需的资金,也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快速地消耗着,账户上的余额也已经捉襟见肘。
“殿下,”夏婉的声音打断了郑逸的思绪,她脸上带着一丝担忧,“那些外国使者说,他们还想进行更多的交流活动……”
郑逸正要开口,却被另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殿下!不好了,那些外国使者……”来人神色慌张,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声音中充满了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