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还钱,被师父说了一顿

官场智斗 鲍尔日 1601 字 3天前

“不是麻烦,他有两辆小车,旧的就专门调给我。至于从老家回来,您就自己想办法。送回去没有一点问题。”

他见我说得诚恳,便叹道:“其实,我爹娘都不在了,但他们的坟,我要去看啊。我那儿子,前年回老家去了一趟,又是两年了。

他们没有这种传统的观念了,我还是要有啊。”

我说:“师父,您儿子不在身边,我就是您的儿子一样。”

他很感动,眼角都湿润了。叹息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追求。但国外的环境,让他们变了,他们对什么祭祖,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而我呢,不习惯他们的生活,在那边一天也进不下去……”

听着一位老人倍感孤独的自述,我安慰道:

“也不急,他年轻,只奔事业和前途,年龄大了,他会懂这些,会回来扫墓的。”

其实,我也知道自己的安慰空白无力。有多少离开祖国的人,把别的国家当成他妈。

师父半晌不语。

我说:“我一直在你身边,如果有条件了,今后车子会有的,你要到哪儿去,我送你。”

他才笑了,说道:“说实话,靠他,我还不如靠你。不说车子,就说平时,你还真像个儿子一样,到我这边问寒问暖。陪我聊天。

这机关也很冷漠,我退下来了,朋友也没几个了。特别是在机关工作,这人情冷暖,格外明显。但若回老家去住,也没几个亲人。”

我摇头道:“老家有亲人也不要回去。现在农村的冷暖比机关更厉害,有钱有势是大爷,无钱无势没人理。非常现实。”

他感叹道:“你说的是现实。曾经我帮过他们多少忙,现在对面相逢,也不过点头一笑。最多喊一声,李老,你回来给爹娘上坟啊。”

我说:“正是这样。连我都不太想回家。过去,我家穷,鬼都不上门,只有隔壁黄四娘对我家比较好。

现在回家,只要听到消息,连镇上的领导都会来。至于村民挤成一屋,我爹还难得发烟。

所以,您住在机关里还好一些。机关有人情冷暖,但是,至少至少,大家的修养高一些,见了面还是称呼您为李老。懂感情的还停下来握个手,发支烟。”

师父点点头:“对,机关里的人,至少不会当面刺激我。我回家,有些年轻人赚了钱,就问老李啊,退下来了,你的收入怕是减少了一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气愤不过,回答道,现在基本上吃白菜叶子了。”

我说:“现在的农村,是以钱多钱少,当不当官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风气越来越不好。机关也如此,不过,至少是藏在心里,没这么明显。

但是,我们几个人,比如行远,谭军,是您的真正学生,还有一些人也经常来找您。你回去打一转就行,平时我们陪您。”

他苦笑了一下,叹道:“老了就不中用了。回不了的故乡,去不了的异国他乡。”

我知道他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叹,笑道:

“只要您不讨厌我,我就经常来打扰您。”

他不说话了,只是给我添了茶水。

这时,我才进入主题:

“承蒙您当时对我的关心,家里的房子建起来了,这些年也有了点积蓄,您借给我的钱,我也要还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