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回到养心殿,杨康将自己办公地方改为养心殿,将大朝会宫殿改名泰和殿,取国泰民安,四方平和之意。
泰和殿后面是保和殿,取保泰和殿之意,是一个副殿,在泰和殿被毁时候备用宫殿。养心殿就在保和殿内一个角落内。
后面是交泰殿,算是杨康自己家,没有心情临幸妃子时候就住交泰殿,有时候也会传妃子前来交泰殿侍寝。
不过更多时候杨康还是住皇后的坤宁宫。一个月有十天住坤宁宫,几天住交泰殿,剩下十几天就是各宫乱住。
杨康立即差人召唤平日里与自己往来密切的礼部左侍郎赵文渊。
不多时,赵文渊匆匆赶到,见礼之后,杨康屏退左右侍从,压低声音说道。“赵大人,当年太祖诸子封何爵位?”
赵文渊心中一凛,略作思忖后,恭敬答道:“陛下,当年太祖诸子,多封亲王之爵。
以战功、才德等各有不同封地与封号。
其规制皆依亲王例,府邸建造、仪仗配备等,尽显尊贵威严,旨在拱卫皇室、稳固国基。”
杨康微微点头,目光闪动,缓缓说道:“去吧!礼部拿出一个规制出来?”
赵文渊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回到礼部衙门。
赵文渊立即召集礼部一众官员,将杨康的旨意传达下去。
礼部尚书乌林管赞谟也深以为然,分封先帝诸子本来就是礼部之事,只是礼部一直忙于科举,竟然把这件事忘了。
其实是后宫也没有消息,不知道陛下和太后的心意,不敢贸然开口,一直没有敢提,现在既然陛下松口了,当然是要封的。
众人皆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懈怠,迅速投入到对亲王规制的梳理与拟定之中。
数日后,乌林管赞谟和赵文渊带着精心整理的规制方案再次来到养心殿。入殿行礼后,赵文渊小心翼翼地呈上文书,说道。
“陛下,礼部已按您的吩咐,就亲王规制整理完毕。
府邸方面,拟选址于皇城东郊,占地百亩,依皇家园林规制建造,亭台楼阁、山水景致一应俱全,彰显皇家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