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没有在穷养与富养上纠结,而是在马钧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打铁的铸兵营。
金木结合的器械坊,燃烧不息的巨型火炉,甚至是匠营内的理论培训堂。
他是第一次详细且近距离的,参观了这座号称整个并州的战争发动机,心里感触良多。
“有此兵工基地在,何愁北地不平,胡虏不净!”
魏延将兵工厂的核心区域视察一遍后,便向马钧提起了他此行的最终目的:“马大人,主公此前发的任务,你们兵工营讨论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行的通?”
说到正事,马钧面色一正,沉声道:“不瞒将军,时间上太紧了!”
“距离寒冬还有不足两个月,赶制三万之数实在....”
在魏延到来之前,他便仔细阅读了北方发来的信函,但无论兵工厂的高层如何商讨,得出的结论便是无解。
魏延扫了眼面色为难的马钧,继续询问道:“吾亦知时间紧迫,但大哥交待的任务,哪怕在紧也要完成!”
“若整个大营全力赶工,不知一月能产几何?”
“八十多辆…是极限了...”
马钧伸手比划出了一个数字,面色沉重道:“若停掉各部刀甲物资的锻造,将产能全力调动,一个月最多能打造八十之数...”
“太少,太少了!”
魏延果断摇头,他目光幽幽眺望北方天空,沉声道:“大哥正带兵与胡人联军苦战,每一日便有数千人埋骨边疆...”
“如今大哥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后方,我等怎能畏难....”
“将军,不是我等不努力,而是此物所需配件精密程度比之床弩还要复杂,制造难度也更上一层...”
“三万之数太多了,就算匠工们日夜赶制也力有不殆!”
战事僵持之下,身处后方的马钧等人,同样能感受到其中紧张气氛。
他们也想为前线士兵分担压力,所以日夜加班加点的锻造刀甲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