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哪里不凶险,正是因为我军势弱,才要行奇弄险,若不然循规蹈矩,如何战胜对方...”
夏军目前的实力本就不及朝廷与鲜卑,如果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在关外与对方死耗,最终下场未知。
所以李信宁愿冒险一搏,与其面对将来和未知的凶险,他更愿意选择已知的结果,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若歼灭鲜卑,则李信可以从容抽调北部兵力,全力对抗朝廷。
凭借太行天险与制度优势,他有信心,坚持到朝廷崩溃,甚至反向打进关中,彻底撅了大汉根基。
若战败,则退守河套,或带直接带人远遁西域,放任鲜卑人与朝廷狗咬狗。
无论如何抉择,总比两线消耗,徒劳无功,或者面对未知来的强。
因为目前的局势,实在让他看不懂,乃至挠秃了头。
朝廷来伐,目的明确又清晰,就是奔着他李信的脑袋来的。
乌桓丁零乃至西域的小种势力,派人前来凑热闹,想趁火打劫分一杯羹,也可以让人理解。
而鲜卑人为何南下,损兵折将,与自己死耗,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李信真的猜不透。
如果有可能,他真想当面问候和连祖宗十八代‘倭囸鉨礣滴’
既然李信这名统帅,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在场这些战场宿将,也不带怂的。
郭藴更是当场表态道:“主公欲扫平诸胡,吾郭藴亦不惧生死,愿以此身,为主公完成战略规划...”
“不错,若能一战而灭鲜卑,换北方百年安宁,老子这九尺身,就算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杀胡,老子从来没有怂过,此战我等愿赴汤蹈火,百死不悔....”
随着郭藴表态,张辽、高顺、魏越、曹性、王雄、阎柔、潘豹、梁习等将领皆抱拳表态明志。
因为他们看的明白,这北方,乃整个至天下,现阶段真正有能力和实力抵御鲜卑,乃至降伏诸胡的,目前只有李屠夫和其麾下的夏军。
看看匈奴,此前号称空弦百万,河套凶虎,北方三雄,甚至一度连草原扛把子大漠霸主鲜卑,都不曾放在眼里。
但现在,却被李屠夫收拾的服服帖帖,像条大尾巴家犬一样,匍匐在李屠夫脚下,摇尾乞怜大表忠心…
如今李屠夫既然表露决心,甚至有信心,彻底解决北方的鲜卑人,那他们这些边将,便会毫不犹豫的鼎力支持…
这些边将久居边疆,胡人常年南下打草谷,甚至烧杀抢掠蹂躏百姓,作为血气方刚的汉子,心中怎会无怒。
说句不好听的话,李屠夫对于胡人的仇,是和连杀了心腹谋士逢纪。
那郭蕴王雄这些边军将领的恨,则是从出生起,便积蓄在心中,压抑了数十年,灭胡之心比李信坚定百倍。
只不过相对于义愤填膺的边将,匈奴出身的石勒石虎等匈奴统领,则显得有些尴尬与手足无措。
众将一口一个杀胡灭胡,可把他们羞的窘迫无比,只能站在角落里默不出声。
李信也注意到了其中情况,只不过他没太过在意,而是起身道:“好,尔等都是好样的!”
“总体战略即定,但具体的战术实施,却还需要各位将军,与文和先生斟酌拟定....”
正所谓,一人计短多人计长,李信提了一个战略构想。
但详细作战规划,还需要郭藴这些将领来仔细推敲。
因为他们是执行者,接下来的战役,亦需要各部将领,在战场上直面胡人的铁蹄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