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不动产多了给后辈增加麻烦。
当年要不是他老父亲把家败光,他的日子要多惨有多惨。
但想想杨志说的话很在理,就卖了一部分金银加上手里的积蓄买了三栋四合院。
这些年杨志为家里人做了什么夫妻俩都看在眼里,除了没有血缘关系,杨志在他们心里的地位跟乔伟一样。
三栋房子一栋给乔玉梅,一栋给乔伟,一栋给杨志。
其他的孙子孙女以后成家会给他们一些钱,房子嘛,没有。
三个儿子则什么都没有。
一直在京市待到乔玉梅开学才坐上回家的火车。
回到村里才知道老二两口子离婚了。
乔爷爷乔奶奶愕然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整个青山村一百多户人家离婚的人数屈指可数,加上他家的总共只有四对。
好家伙,他家就占了一半。
这离婚是会传染不成,老大离了老二紧随其后?
在夫妻俩看来三儿子爱打媳妇,这一对是最有可能离婚,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三没离,反倒是瞧着不会离的老大老二都离了。
离都离了,乔爷爷乔奶奶也懒得多问乔二叔。
架不住村里“热情”的村民多,把来龙去脉添油加醋的跟老两口讲了。
总之,就是乔二婶不知什么时候跟甘志强搅和在一起,乔二叔受了天大憋屈这才离婚。
老两口觉得乔二婶应该不是那样的人,这个二儿媳是掉进钱眼子里了,却是个极要面子的人。
不大可能会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
可转念一想,甘家有钱,老二媳妇做出这种事似乎又说得过去。
乔二叔担惊受怕的过了一个月,等甘父三人都劳改去了,他这颗心才落回了实处。
村里人对他同情多过嘲讽,渐渐的他也习惯了,跟以前一样干活,别人说什么他就回以无奈的苦笑。
乔爷爷回来后跟他谈了谈,劝他别再任由乔栋一天四处闲逛,既然不读书就下地干活儿。
免得好好的孩子跟着二流子混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苛待乔灵,女儿不比儿子差,说不定老了靠不住乔栋还能靠乔灵。
乔二叔不屑一顾,儿子都靠不住还能靠得住外嫁的女儿,痴人说梦吧。
他被乔二婶洗脑了十几年,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
但老父亲都开口了他也不好叫乔灵辍学回家干农活,反正也不用他出学费,乔灵放假也能干活,心想着再等几年看看。
乔二叔不愿再婚,他一再婚身体有毛病就瞒不住,倒是又会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就算要找个照顾自己的女人,也得再过二十来年再说。
乔爷爷对他要不要再婚不干涉,好好的把日子过下去,两个儿女拉扯大就行。
又过了一年,乔健通过努力考上了中专,要去省城念书。
中专跟大学一样不交学费有生活补贴,毕业了还有工作,吃皇粮。
可把乔父激动坏了,他儿子就是厉害,居然考上了中专。
难得大方的杀了家里的一头肥猪请客吃饭。
最高兴的还是乔健,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家,以后他对这个家来说就是贵客。
想来就回来几天,不想来谁都勉强不了他。
其他还在上学的兄弟姐妹们除了羡慕外,更多的还是看到了希望。
尤其是渴望跳出泥潭的乔灵和乔燕。
乔伟和杨志的分数也能上中专,但他们俩更想上大学,就继续念高中。
乔父语重心长的劝了乔伟几次,乔伟不改变主意把他气的够呛。
两个儿子都上中专,三年后他就能拿到两份孝敬钱,乔伟不去上他就只能拿到一份。
想想就痛心。
跟着杨桂芳混的乔茉被兄弟排挤在外,不会的作业谁都不愿意教她。
她本身悟性也不大好,聪明劲儿都用在如何让继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