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难题

流华录 清韵公子 2467 字 26天前

他的心情愈发沉重,甚至产生了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袁术言犹在耳:“但魏郡事关大局,如何操作,还需太守亲自决断。”

那时,孙原心中便有些不安,感觉这话里的潜台词是——魏郡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但朝廷给出的命令并非如此坚定,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放权的姿态。他深知,在这个微妙的时刻,自己不过是朝廷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名义上升任魏郡太守,实则背后却潜藏着无形的约束与考验。孙原自知,这话的背后,蕴含着一种微妙的推诿与试探——既是对地方权力的放手,又是对他个人能力的审视与考量。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孙原渐渐地看清了自己所处的困境。他名义上是魏郡的太守,但权力的实际控制权却始终被高层牢牢把控。他清楚地意识到,朝廷并没有真正赋予他掌控魏郡军事的权力,甚至连调兵遣将的权力都被削弱到几乎为零。虽然他占据了太守之位,表面上拥有着行政与军事的双重职务,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空有名分的傀儡。在朝廷的安排下,他本应通过权力调动、部署兵员来加强地方防卫,强化魏郡的军事地位,但朝廷的态度却让一切变得复杂而模糊,权力的流转像是被一层薄纱遮掩,无法真正触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扩军五千的命令虽然表面看似赋予了他更大的任务与责任,但其中却藏着深深的隐患。孙原拿到命令后,内心的疑虑和愤懑愈加明显——这份命令并没有伴随足够的资源、兵员训练的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指挥权限来支持他执行。他手中的五千兵员,如同一堆无头无尾的数字,难以发挥任何实质性的战斗力。最令孙原愤怒与困惑的,是那五个“假司马”的存在——这些职务看似赋予他权力和指挥的象征,但实际上却不过是空洞的名号。孙原心中明白,所谓的“假司马”,不过是朝廷对他进行一种形式上的安排,要求他在没有任何实权的情况下推动这项任务。他不过是被摆在了一个无法脱身的困境里——让他无所作为,却又不能明言失败。

五千兵员的调动,理论上应该是他作为太守的职责范围内的核心任务,但没有足够的指挥官,没有有效的决策权,这些兵员便只能沦为无用的数字。朝廷安排他负责扩军,但又不给予他管理和训练的实际控制权,这无异于让他在一个名义上权力十足、实则空洞无物的框架中,孤立无援地苦苦挣扎。为了增强军力,孙原本应亲自挑选并任命能担负重任的军官,指挥军队、部署兵力,但朝廷的做法显然完全忽视了这一点,依然将所有责任推给了他,却不给他任何实际的工具与权力去实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头再次翻看那份由朝廷下发的诏书,内心的愤懑与迷茫愈发加剧。若要真正展开这项扩军任务,孙原知道,他根本不能依赖这份“假司马”的职务,这个职务似乎给了他一定的名义权力,但实际上却只是在一个空洞的框架里束缚了他的一切行动。管理、训练、指挥这些兵员的重任,完全没有任何明确的安排,也没有给他配备足够的资源与人手。朝廷的安排,看似让他有了更大的责任,但实际上却完全不给予他应有的工具和决策权限,仿佛是想要在这个框架内逼迫他完成任务,但又不给他突破困局的途径,让他在一个死胡同里越走越远。

“这就是朝廷的考验吗?”孙原心中暗自思索,情绪愈发低落,“一个毫无实权的名号,一个仅仅用于表面的命令,究竟能让我做些什么?若真是如此,自己是否已经成了那个被朝廷用来摆布、考验的棋子?”

他的思绪不禁被带回到魏郡的实际局势——这片土地早已被各方势力深深割据,士族的影响力极为深厚,地方的军事力量更是由许多家族和豪强掌控。无论是兵员的调动,还是军队的指挥,都离不开这些地方势力的合作与配合,而朝廷却并未赋予他足够的权力来任命这些地方的军事指挥官,甚至在关键时刻,只是通过这种“假司马”式的名号,将所有责任和任务推给了他,却不给他真正的决定权和任命权。这样一来,孙原就如同被困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困局中,无论他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找到一条能够突破的道路。

站在魏郡厅堂前,孙原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与愤怒。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了那份诏书,目光愣然地投向远方的山脉。每一刻,他都在思索如何去应对这一切——如何在没有足够资源和权力的情况下执行这项看似伟大的使命。而此时,他只觉得深深的孤独与无助,仿佛身处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