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矜贫救厄,行善积德

村长和族老认为不能这样,孙山坚持这样。

村长和族老也有私心,既然孙山坚持了,那么就按照他说的办。

正主都肯吃亏,他们这些受益者愉快地接受。

村长又提出一个问:“山子,开学堂,这个恐怕很难。一来税粮应该不会很多,二来好难找夫子。总不能随便的一个读书人就去教学生,起码要像郑童生那样的才合格。”

孙山想了想,就算他捐出半成的税粮也不会很多,何况找一个夫子实在太难了,如果要求像郑童生的那样,更是难上加难。

思考了一下,建议到:“这样吧,村长阿爷,谁家小子到郑氏学堂上学,村里发粮食补助。我们孙家村刚起步,步履维艰,没有那么多余钱,实在办不起学堂。所以村里的小子要读书,还是要靠父母出大头,我们村里给补助,帮忙减轻一下负担。等我们孙家村积累到一定财产了,再想办学堂的事。”

孙山又跟村长和族老说他们孙家村现在根基浅,必须一步一步来,不用着急。

何况郑氏学堂是现成的学堂,学生直接去上学更方便,村里可以有粮食补助,减轻有学子的家庭负担。

村长点了点头说:“就按照你说的办,郑童生是你的启蒙夫子,教学肯定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我们孙家村的小子去那边上学,是最好的选择。你在郑童生的启蒙下能中举,其他小子一定能。”

孙山看了看村长对未来憧憬的模样,不敢说话。

他跟其他小子可不一样。

在郑童身下读书,想成才难于上青天。

不过,一代人不行,那就两代人,两代人不行,就三代人。

如果三代人都不行,那是以后的事,孙山那时候可能作古了。

商量好田税的事,吃了一顿午饭,约定明天一早到县衙登记,村长和族老就散了。

孙三叔等人一走,立即跳起来,指着孙山的脑袋说:“山子,你快说,你刚才是不是被人下降头了,怎么提出这样的建议的。辛辛苦苦考上举人,就等着田地免税。山子,你竟然只收半成,这,这是怎么想的。”

孙三叔真想破口大骂,想爆粗口。

但对上读书人,还是懂得注意形象,才克制内心的冲动骂娘。

孙山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云淡风轻地说:“三叔啊,莫生气。我就算收两成税,也是大房,不是三房,要吃亏也是大房吃亏,三叔,你不用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