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带着大军,按部就班的前往北平练兵的同时。大明帝国的京城之中,却已是波澜横生。
~
乾清宫中,灯火闪烁,朱家父子静静的坐在餐桌边。
却也只是看着,那几道小菜一碗浓粥,两张烙饼,却迟迟没有动筷。
而是听着,距离他们五步外,一名臣子的禀报。
“赈灾银子已陆续先行拨付,各项物资都已筹措完毕!”
“今晚,臣就上路,赴陕西华州奉旨赈灾善后!”
一名官员,匍匐在地,略带颤音的开口。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李景隆一手提拔起来的,而后被朱标赏识就任户部广东司的李至刚。
朱标小口的喝着他最厌烦的小米粥,口中道,“也难为你了,仅仅半个月,就把赈灾的各项章程都筹备得井井有条!孤都在看在眼里,灾区人员调动,物资分配,药材口粮,还有赈灾款都是经过你的手,分毫不差的拨往陕西!”
说着,他看向李至刚,“到了地方上之后,凡事都要先存爱民之心,尽量抚慰百姓。物资短缺,或有官员从中坏事,你都可以直接报上来!好好干!孤和父皇盼着灾情早日平复,也盼着爱卿你,功成回京!”
“臣,叩谢天恩!”
李至刚得了太子的勉励,激动得浑身颤抖。
然后,他把心一横,“臣临行前有一件事,必须报于皇上和太子!”
老朱放下筷子,微微转头,吐出一个字,“说!”
“因为这次赈灾,臣有权在户部查核各地储粮账目,臣在核查之中发现....”
说着,李至刚陡然抬头,“户部的账,对不上!”
朱标眼神一变,却又马上不动声色的看向他老子。
老朱却是面不改色,夹了一筷子咸菜丝放在粥中搅和着,“哪对不上?”
“按照户部的公账,浙江行省去年该缴纳的秋粮是四百石。可实际上,账目上能查得到的只有二百万石。而且这二百万,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京师的大库之中。”
李至刚低着头,也不知因为恐惧还是激动,身子抖的更加厉害了,“还有太平府,镇江府两地的赋税,户部的账册上显示是已上缴京师户部。可臣.....却查不到这两府赋税到底去向何处!”
“还有!”
说着,他抬头看向老朱的背影,“除了皇上您钦定的秋粮夏税之外,臣发现户部收取赋税之时,名目众多。往南方各省,摊派了许多...莫须有的名目!”
“如水脚钱,神佛钱,人头钱等等......”
“另外....入库钱粮之中银钱的成色不足,铜钱多是生锈的铁钱!”
“还有粮食,根本没有足斤足两.......”
突然就在李至刚说话的时候,饭桌上的老朱微微转头。
李景隆目光不及避闪,恰好看到皇帝的半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