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不错,有思想,有深度,我很敬佩。”高之愈对李增说。

高之愈是在国外长大的,自小便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自认为和别人不一样,但是对自己国家却不够了解,认识的也不深刻。今天李文涛这番话让他醍醐灌顶,也给他今后的人生指明了目标。

李增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要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自强而努力!两个少年就这样在心里一起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因为李文涛的关系,接下来几天高之愈对李增可谓是极尽地主之谊。带李增吃四马路有名的番菜馆,带李增去西郊跑马场,把他最喜欢的马都借给李增骑了。

连高之染在背后都和洪雅芝说高之愈是不是喜欢上李增了,气的洪雅芝在高之染背上狠狠的拍了一下“死丫头!你是不是找打!”高之染被打的龇牙咧嘴更加笃定李增和高之愈有问题。

通过这几天相处李增发现,高之愈是一个世界观完整,且有目标的有志青年,和他交流自己能学习到更多新知识。高之愈和李增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二人在交流问题时,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而后几天两人几乎同进同出,形影不离。

4月28日,高方瑾带回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李先生,在京市英勇就义,年仅38岁。

几天后,三人出发去淮市,因为有李文涛的陪同,高家夫妇自不必担心儿子了,几人约定回来后再在高家多住几日。沪市到淮市要9个小时,在火车上李增认识了同样去江淮大学考试的韩世新,几个新青年自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李文涛再时不时的点拨几句,时间倒也过的飞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人结伴一起到了淮市,几人下了火车先赶往江淮大学,因为只有这几天学校集中受理入学试验报名,所以他们到报名处时还有登记的教员在,教员登记了三人的身份信息,被告知明天就可以参加考试。如果觉得太赶,也可以再等两天,学校在两天后也安排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