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咸丰皇帝想出来的好主意,他派出些普通大臣来和两国公使会谈,从而达到其心中蔑视洋人的目的。
说完之后,咸丰皇帝又给桂良下令让他加强防御,避免洋人谈判不成狗急跳墙。
咸丰四年(1854)年。
此时的天津白河口,一场口舌上的大战爆发了。
一方是为了获取在华更多的利益,另一方则是尽可能的减少自己国家利益的损失。
清朝这里正如咸丰皇帝所说派出的是天津镇总兵双锐、天津道钱炘,而洋人这里则是派出了,英国通事麦华陀、美国通事伯驾。
洋人事先知道清朝没有派出有份量的大臣,所以他们也效仿清朝,只派出了一个通事来商谈。
因为这些个洋人早就痛恨厌恶清王朝那高高在上的样子。
洋人们虽说背后的国家强大,但是他们也只是希望和大清的子民是同等的地位,反观大清的子民却是高高在上,他们看不起这些洋人,将他们视作“夷”。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天的争论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双方的态度都十分的强硬,都不肯做一些让步,所以双方的第一次会晤便不欢而散。
洋人一不高兴了,咸丰皇帝就高兴了,第一次会晤之后,咸丰皇帝嘉赏了天津镇总兵双锐、天津道钱炘两人。
得到咸丰皇帝的嘉奖之后,这二人在第二天的谈判之中表现的更加的强硬,不过这二人的举动却是引起来了麦华陀与伯驾的不满。
于是这二人便要求见直隶总督桂良,但是他们的要求并没有获得清朝的同意。
不过有一点就是,清政府还是换了和英美两国谈判的官员,因为其背后的国家让清政府不得不忌惮。
清政府这一次派出的是长芦盐政文谦,和前任盐政崇伦,这文谦和崇伦的性格比起来前两位是有过之无不及,对于前来要银子的豺狼,文谦两位自然是没给好脸色。
于是第二日的谈判也不欢而散,两次谈判的失败气的麦华陀和伯驾鼻子都快冒烟了。
再一再二,没有再三。
英国通事麦华陀和美国通事伯驾给大清下了最后的通牒,那就是明日一定要和桂良商谈,不然他们就会启航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