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笑笑,伸手轻敲朱慈燃脑门,“是因为承德避暑山庄,跟一项理藩院审议通过的新政密切相关。”
“什么新政?”
朱慈燃好奇道。
“盟旗制度。”
朱由校言简意赅道。
“啊?!”
朱慈燃张大嘴巴,有些惊奇道:“盟旗制度?儿臣好像听过,对,就是听过,这不是李若琏先前陛见时,向父皇禀明建虏情况,提到奴酋黄台吉在科尔沁试行了此制?”
“没错。”
朱由校点点头道:“怎么?难道在你心里,觉得此制既被建虏试行了,我朝就不能拿来推行了?”
朱慈燃一时沉默。
这两年来,由黄台吉执掌的建虏八旗,是折腾了不少的事情,也确实改变了过去不利的态势。
但在大明这边,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大明已非过去的大明。
建虏也非过去的建虏。
有了这种心理下,大明突然要拿建虏用过的来对付草原,此事一旦传递开,那是会出现风波的。
朱慈燃是小,但这点他也是能看到的。
“或许是大明的苦日子度过了。”
朱由校抱着朱慈燃,似笑非笑道:“这也让大明之中,有些人的傲慢与偏见,再度占据了上风。”
“这也是为何朕对于吏治一直紧抓着不放的原因。”
听到这,朱慈燃想到了都察院、检察院、廉政院,据他知晓的种种,在过去两载间,上述三院可干了不少大案要案。
特别是近期出现的一桩要案,是都察院负责督办的,可谓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至今都还没有消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