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言不合就跨界

毕竟林枫脑子里积攒了不少“前世”高精尖的算法,而其中很多算法完全符合教授所说的“实际应用效果”。

像当初很多人在纠结搞学术还是工作,但其实有的工作日常跟搞学术差不多。

一样是上午看论文,下午干工作。

前世林枫就看过的专利论文一堆,在清晰记忆加持下,自己可不就是一个活着的“专利宝库”吗?

教授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模样,打趣道:“怎么,你也对算法专利感兴趣了?”

林枫忍不住笑了,点点头,心头跃跃欲试:“教授,您可真是点醒了我!这些年我脑子里也有不少关于数据分析、智能预测的想法,一直没去想专利这块。”

教授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眼中带着欣慰:“年轻人就是要敢想敢干。林,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储备,的确不该埋没在代码堆里。相信我,你要是也能好好整理整理你那脑袋的里奇思妙想,形成一些专利,说不定它会是你未来最大的财富之一。

我就是醒悟地太晚了,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就是贡献思维,不过这个国家越来越让我失望了,就是脑机这么有前景的东西,居然连最起码的政府拨款都申请不下来,甚至连最起码的补贴也没有。”

林枫点点头,内心却在思考着。

像是专利这种东西岂不是既有赚钱的潜力,同时呢也能累积学术成果。

这岂不是能同时满足系统开启所需要的前置条件?

既能累积学术积分,又能刷钱。

简直一举两得啊。

又给教授聊了些有关于算法专利申报的一些流程之后,林枫就没再缠着教授问问题。 仙行健

而是翻看起了教授递过来的那本有关于脑机的研究日志。

研究日志详细记录了脑机研究的实际进度,以及每个阶段的思考、实验和改进思路。

林枫越是翻看,越感觉到这项研究的前沿性和复杂性。

日志里提到了一些特别棘手的问题,例如如何区分脑电信号中的微弱波动,以及如何从海量噪声中分离出有效数据。

约瑟夫教授的女儿在日志中记录了她一次次尝试不同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还提到为了优化脑机接口的反应速度,她带领团队专门设计了几种全新的解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