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了陈伯伯爽朗的笑声:“臭小子又哄我,你下飞机一个多小时了,想打电话早就打了,还用得着这时才打?”
秦克与教育界的陈伯伯、科技界的杨伯伯都已熟悉至极了,当下继续笑道:“陈伯伯,您这就真是冤枉我了,刚才和校领导在一起不方便呢,这不,我刚下了车就想着第一时间向您汇报出国期间的思想动态了。”
“算你这小子心里记着陈伯伯。首先祝贺你俩,又添了一座大奖,另外我听说你俩还与得国一个挺有名的物理学家联合开展量子学方面的理论课题研究?会不会影响到你们钻研哥德巴赫猜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克心里雪亮,估计陈伯伯也盼着他俩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增加捧回菲尔兹奖的机会呢。
“这是项长期的课题合作,起码要两到三年,所以压力与工作量都不算大,我和青筠联手的话,更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陈伯伯松了口气:“那就好,跨国进行高端理论课题合作是好事,我国在这方面确实是弱了点。这些学习与科研上的事你们自己把握,我相信你们,只是今年是菲奖年,现在举国上下都等着你俩捧回一枚或者两枚的菲尔兹奖牌,我这边也会配合清木大学,继续尽量安排些重量级的国内外媒体对你们进行宣传造势。希望你们别怪我这老头子多管闲事。”
“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多谢陈伯伯,让您费心了。”
结束通话,秦克不由感叹,现在能不能拿到菲尔兹奖已不再是他和宁青筠的事了,而是无数人关注并为之共同努力的目标。
秦克半开玩笑道:“加油吧,筠儿,我们可是肩负着历史使命。”
宁青筠举起小手与他击了下掌,漂亮的眸子里闪动着奋斗的光彩:“嗯,一起努力!哥德巴赫猜想我会多努力的,你加紧进行黎曼猜想的最后攻克!”
……
不知不觉间,时间的脚步迈入到四月初,万物复苏,春天的生机遍布整个校园。
秦克和宁青筠回国已快两周了,学习生活依然忙碌而充实。
媒体的采访每周都有,中央台的教育频道,外语频道都先后对两人作过专题报道,连夏国在全球发行最大的青年类报刊《夏国青年报(外语版)》也连篇累牍地报道两人的事迹、数学成果。
而国际上,其余菲尔兹奖的候选人同样进行各种宣传攻势。一场看不到的战斗已打响。
不过这些都有陈伯伯和学校出面组织,秦克和宁青筠只需要露面接受采访就行了,其余时间依然专注于学习与课题,不需操心这些杂事。
这一天中午,田剑兰院士忽然打电话来,叫宁青筠过去她办公室一趟。
本来秦克想陪她去的,但宁青筠还是决定自己去,留下秦克继续钻研黎曼猜想:“就十几分钟的路,校园很安全的啦,放心吧。再说了还有人在远远后面跟着保护我。”
秦克一想也是,便不再要求陪着她。
单马尾少女很快就出发去数学系的教学楼了。
她对于自己拿菲奖并不怎么热衷,深知自己的水平并没达到菲尔兹奖的高度,所以宁青筠只想着全力支援秦克,将大半心思都扑到哥德巴赫猜想课题上,尽可能让秦克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到黎曼猜想上。
她心里也明白,在年龄方面有着巨大劣势的秦克,能不能拿到菲尔兹奖,关键怕就在黎曼猜想上,光靠哥德巴赫猜想也未必能够资格帮秦克稳拿菲尔兹奖。
宁青筠独自离开后,秦克却没研究黎曼猜想,而是将心思放到了哥德巴赫猜想上。
尽管手里已有了系统给的黎曼猜想第五组表达式,他还是想挑战自己,尽快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将自己的数学等级提升到“宗师级”,然后看看能不能凭自己的实力将之推导出来。
一边钻研数学难题一边等宁青筠,出乎意料的是,宁青筠却久久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