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优势互补

“在我看来,德国是真正的经济强国,而东非则是完全依靠国土和人口规模堆积起来的经济大国,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完美的互补,我们东非需要德国人才和技术以及资金上的支持,而东非可以给德国提供市场,以及丰富的原材料,双方都能因此获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恩斯特所言,也正是卡普利维本次出访东非的真实目的,东非的领土实在太大了,而根据近年来德国分析的东非大致进出口数据,这其中的利益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或许东非政府想继续“充当国际社会的小透明”,但是东非外海上繁忙的商业船队和印度洋沿岸发达的城市经济是骗不了人的。

就以达累斯萨拉姆市为例,虽然只有柏林建成区的四分之一规模,经济上可能更差,毕竟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全国的经济和政治资源都向柏林汇聚,但是能够到柏林四分之一规模的城市全世界也没有多少。

尤其是在非洲,达累斯萨拉姆市就已经是最繁华的城市,超过了埃及的开罗,已经成为非洲地区的经济中心。

而这样的城市东非还不止一座,蒙巴萨实际上和达累斯萨拉姆差距很小,达累斯萨拉姆市仅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蒙巴萨。

除此外,新汉堡港,摩加迪沙,基斯马尤,姆特瓦拉等开发较早的地区或者东非重点建设的沿海城市都发展的不错。

而这仅仅是东非沿海,根据使馆工作人员的情报和对东非的分析,东非还有内罗毕,姆贝亚,哈拉雷等等内陆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所以东非的利益有多大,已经超乎了大多数国家的预料,而想要建设这样一批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说东非内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德国政府自然是不相信的。

毕竟德国本身在非洲也有块殖民地,也就是喀麦隆,毫不客气的说喀麦隆的经济状况相当差,至今德国政府都在往里面添钱,至于收回成本恐怕遥遥无期。

有了喀麦隆作为对比,德国自然就知道东非的不俗,毕竟撒哈拉以南非洲其实各个地区大同小异,喀麦隆完全可以看做东非的缩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