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曾国藩和曾国荃亲自监督地道的挖掘工作。他们选择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以减少被发现的几率。地道一点点地向天京城延伸,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然而,他们都知道,这是通往胜利的唯一道路。
随着洪秀全的去世,天京城的权力真空被迅速填补。幼天王洪天贵福,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被迫接手了这个动荡的政权。他站在父王的宝座前,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慌。
洪天贵福从未想过自己会这么早接手父王的遗志。他一直被保护在深宫之中,对于战争和政治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和父王的讲述。现在,他必须面对的是一场残酷的围城战,以及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民的期望。
他的心中充满了慌乱。他看着朝堂上那些或是年老或是严肃的面孔,他们都在等待他做出决定,但他却感觉自己像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随时都可能被巨浪吞噬。
在洪天贵福的身边,是一些忠诚的老臣和将领。他们试图给予幼天王支持和建议,但他们自己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内的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士兵们的士气也在下降,而城外的清军似乎随时都可能发动总攻。
在一次紧急的朝会上,洪天贵福坐在王位上,双手紧紧握着扶手,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镇定。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但他还是尽力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我会亲自巡视城防,鼓舞士气。同时,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粮食问题,不能让我们的士兵和百姓饿着肚子战斗。”
尽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稚嫩和不自信,但他的决心和勇气还是感染了一些人。朝堂上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老臣和将领们开始商讨具体的应对措施。
然而,洪天贵福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自己接手的不仅仅是一个政权,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他必须迅速成长,才能在这个乱世中找到生存之道。
李秀成在天京城的朝堂上,面对着幼天王和一众文武大臣,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天王殿下,我们太平军不能亡。如今西北地区农民起义军很多,势力最强者属马潮轻和马岱二人。我们可以给西北这些军阀将领封王,以此来换取他们的支持,共同对抗清军。”
李秀成的提议引起了朝堂上的热议。一些大臣担心这样做会削弱太平天国的权威,而另一些则认为这是在危机关头寻求生存的必要手段。
洪天贵福坐在王位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断。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可能会决定太平天国的未来。
最终,洪天贵福决定采纳李秀成的建议。他下令派遣使者前往西北,携带封王的诏书和礼物,与马潮轻和马岱进行谈判。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暂时缓解太平天国面临的压力,同时为天京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李秀成亲自挑选了精干的使者,并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他深知这次使命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的风险。如果谈判成功,太平天国将获得强大的盟友;如果失败,可能会进一步激化西北的局势,对太平天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使者的身影消失在西北的尘烟中后,李秀成回到天京城,继续指挥城防和军队的调度。他知道,即使有了西北的支持,太平天国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他必须做好两手准备,既要巩固内部,又要应对可能到来的清军攻势。
洪天贵福也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领袖。他开始参与军事会议,听取将领们的报告,尽管他还略显稚嫩,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成长起来,才能带领太平天国走出困境。